续。”
说了大半天,最后一句才说到点子上去了。田文建微微的点了下头,一边翻看着信息科编制的《工作情况交流》,一边淡淡地说道:“我没有合适的人选,你推荐一下吧。”
王之浩显然早有所准备,立即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名单,低声介绍道:“服务工作无小事,秘书人选我从昨晚就开始琢磨。想来想去,还是秘书二科的杨勇章最合适。他是前年分过来的年轻干部,今年二十七岁,临大中文系毕业,写得一手好字,人也很机灵。最重要的是他是北方人,普通话说得很标准,交流起来不像跟我们这么费劲。”
不得不承认,王之浩想得很周到。他们这一口临水普通话说着费劲,田文建听着更费劲。如果不说普通话,田文建可能一句都听不懂,连别人骂他都不知道。
令王之浩倍感意外的是,田文建抓起钢笔,毫不犹豫的划掉了这个最合适的人选,而是指着下面的人,若无其事地问道:“这几位呢?他们当中有没有合适的?”
说是名单,其实也就三个人。这并不意外着临水市委没有人才,而是田大书记太过年轻,水平又那么地高。八股文写得行云流水的,不是年龄太大,就是学历太低,给田文建当秘书肯定不合适。
尽管有些意外,但对王之浩而言似乎不是什么坏事。毕竟谁都有点家乡观念,更何况下面这两位都是他培养出来的人才,甚至还有点沾亲带故,不管田文建看上哪个,这个举荐之恩是跑不掉的。
“戴建伟,二十九岁,是从镇里调上来的,以前是中学老师,在档案局干过一年,文章写得不错,在省市两级党报上都有发表。”
不是字写得好,就是文章写得好,感情把田文建当成大腹便便的酒囊饭袋了,居然找人来帮他打草稿。要知道田大教授向来是出口成章,就算站在中央党校礼堂主席台,面对着几十位省部级高官和几百位厅局级官员,也只是草拟了份提纲,哪用得着别人来捉刀啊?
毫无疑问,田文建对这样的人没兴趣,看着他那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王之浩连忙说道:“董炳良也不错,今年也二十九,师大毕业,是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只是脾气有点犟,在当驻村干部期间,跟乡领导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
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当过驻村干部,尤其是跟乡领导的关系处理不好,让田文建眼前一亮,不等他说完,便脱口而出道:“让他试试吧,不行了将来再换。”
到底是中纪委下来的领导,眼光就是毒,居然一下子就看中的能力最强的董炳良。王之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