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92年,一亩田的负担也没有超过30元。可是现在又如何呢?一亩田的负担已经超过了200多。就这样还是不够用,还负债累累。现在一个乡大大小小的干部、教师和在外工作的干部,加起来少说也有2000多。他们自己要吃农民,他们的子女要吃农民,吃农民的队伍一年比一年壮大,县乡机构臃肿……农民要养这么多人,怎么增收?农民怎么能不重?”
“纪委接到这方面的举报了?”刘东川一愣,禁不住地问了句。
“举报信起码有两卡车,都成普遍现象了,还有一些是历史遗留问题,纪委就那几个人,怎么查?”
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曹维新还是很慎重的,见引起了刘东川等人的高度重视,他立即翻开笔记本,接着说道:“田文建的确做了一些工作,对各项数据把握的也很准。
他在全县减负工作会议中以三门乡为例,说这个乡吃本级财政饭的人就有361人,其中教师165人,乡政斧行政管理人员64人,农林水事业单位44人,文化体育广播事业单位33人,卫生系统30人,财政所21人,民政系统4人。
回来前我派人核实了一下,基本属实。从这组数据上来看,机构臃肿,食之者众,是乡级财政入不敷出的重要原因。
沉默了半天的任然,突然抬起头来,冷冷地插了一句:“财政收入不够用,就逼着下面的干部想尽各种办法找钱,无非就那是采取那么几个一点:加一点、借一点、要一点、卖一点和欠一点!加一点,就是增加农民负担;借一点,就是四处借钱,甚至借高利贷;要一点,就是找名目向上面要钱;卖一点,就是卖集体资产;欠一点,就是欠债不还。”
见任然开了口,曹维新突然话锋一转,异常严厉地说道:“任然同志,但你也应该明白,包括农民负担过重在内的所有农村问题,是多年积累的结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综合反映。国家正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期,各种各样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太复杂了。
仅以农民负担过重为例,导致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足以让一般人感觉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有机构庞大,人浮于事的原因;有管理混乱,贪污[***]的原因;有财政体制不顺的原因;有流通体制不畅的原因;有执法违法,乱收滥罚的原因;有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薄弱的原因;有农业保护姓政策不落实的原因;有经济、社会体制固有的深层原因;有权力过于集中,明煮监督不力的原因;有农民自身的原因……机构臃肿的确是个最主要的原因,但自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