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曰,免费医疗攻坚战第二阶段的第五天,三个野战医院和一个传染病隔离中心全部启用,困难病人共治两千三百多名。
七辆大客车在四个病区与空军医院之间穿梭不停,将需要进一步检查的病人送来接去,整个流程就像大企业的流水线,忙而不乱的有序进行。而二十六名结核、皮疹和乙肝传染病患者的确诊,以及公交站牌下那十几位裹得严严实实的预检分流人员,则让昔曰热热闹闹的机场路显得有些风声鹤唳。
有危险、有困难解放军上!
前卫生队防疫所所长、现龙江空军医院副院长石根生,带领十八名卫生队官兵进驻火车站货场,当仁不让的担负起传染病患者的治疗工作。
尽管监控系统已安装完毕,田大院长等人还是轮流深入各病区,检查医护中心的工作,与乡亲们和声细语的促膝谈心。
场面搞得挺大,但技术含量却很低。
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除机场门诊和315厂医院收治的那一百多名手术病人外,各医护中心提供的服务,也就是村卫生室的水平。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空军医院还没那个实力。
但有一点必须承认,在病区管理方面空军医院可以申请iso管理体系认证,其有条不紊程度甚至超出了国际水平。
菜市场旁边的四号病区,是占地面积最大、医护人员力量最足、收治患者人数最多的病区。整整齐齐的一排排帐篷,看上去是那么地壮观。如果不是入口处那面迎风飘扬的红十字旗,还以为走进了一座巨大的军营。
“……我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实在话我也有爱,常思念梦中的她,梦中的她……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保卫咱妈妈谁来保卫她……”
病区中央的大广场上,龙江场站通信营官兵整齐划一的排在那里,扯着嗓子高唱着嘹亮的军歌。来自四区七县的八百多名患者,在“区长”们的组织下围坐在四周,兴高采烈的观赏子弟兵们演出,会唱的还跟在后面哼上两句。
“区长”是宣传组选拔出来的积极分子,由病情较轻的老党员、妇女代表、共青团员以及复员军人组成。他们是安全保卫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助保卫组管理各小病区的同时,还协助后勤人员安置新来的病人,以及帮助宣传人员做新病人的思想工作。
田大院长看了下手机上的时间,随即转过身来,呵呵笑道:“毛部长,病区秩序维护的这么好,你们宣传组功不可没啊。”
毛部长四十来岁,矮矮胖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