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可用之才,便使其自领五千屯田兵。
见他请战,黄忠也有意,遂许其愿。
来到庐江城外,孔义就看到了程普引领兵马拦住了去路。
孔义将长矛一抬,厉声叫道:“对面何人,因何拦住某之去路?”
“讨逆将军麾下校尉程普是也。吾军正与刘勋交战,汝何故来此?”程普问道。
孔义笑着说道:“原来是讨逆将军的部下。某乃左将军治下,扬州驻军的裨将孔义。今受我家将军嘱托,前来通知讨逆将军,请将军以天下苍生为重,莫要大动干戈,劳人根本,置百姓于水火之中,成天下的罪人!”
听闻孔义如此一说,程普感到一丝不妙,遂言道:“原来如此,还请将军稍歇,某去去便来!”言毕,使副将引兵在此,纵马去见孙策。
见到孙策,他将孔义所言一五一十的向孙策说了一遍。
自知自己实力尚不足与刘备抗衡,孙策便有些犹豫,向周瑜问道:“公瑾,汝观此事当如何?”
周瑜沉思片刻,言道:“伯符,此事看似简单,却是大有深意也!”
“此话怎讲?”孙策问道。
周瑜答曰:“今左将军势大,其遣兵来救,我若不退,势必受损。然我军若退,士气受损,主公名声受损也!是故,我军终究要退,却是要看看如何退?”
孙策点点头,十分豪迈的说道:“公瑾所言极是。大丈夫行于世,端的一个气字。岂可被势大所欺?走,我亲自会他一会!”
孙策遂引众将来到城外。
看到程普会同诸多将领共同簇拥一个大将而来,孔义知道此人便是孙策,遂纵马上前,高声问道:“来者可是讨逆将军孙伯符否?左将军治下扬州裨将孔义有礼了!”
孙策勒马而停,洪亮的声音答道:“正是某,孔将军携刘皇叔书信而来,但不知书信今在何处?”
孔义正言道:“与讨逆和谈者非眼前之人也!孔义人微言比卑,岂能与将军和谈?明日,从事中郎诸葛孔明将携左将军的亲笔信来与将军和谈,还望将军息雷霆之兵,举百姓之愿也!”
原来是这样。
孙策回头看了看周瑜。
周瑜低声说道:“诸葛孔明,此人非同小可呀!人称卧龙,有句话言道: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矣!”
“今日当如何?”孙策问道。
“孔义不过是下书之人,为难他作甚?!不如今日应了他,来日再见那诸葛孔明议事好了!”周瑜答道。
听周瑜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