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自然醒,恐难醒来!还请左将军与诸位稍带片刻!”
“无妨,无妨。昔日周文王访姜太公又何尝不是静候太公钓鱼耶?备在此有茶点相伴,岂不比文王苦寒之中舒服了很多!”刘备风趣的说道。
众人便在小亭内低声相谈,伴有茶点享用,倒是还算惬意。
良久,孔明方醒,口中吟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秋睡迟,窗外日迟迟。”吟罢,翻身问道:“侍童,可有俗客来访否?”
童子赶紧答道:“刘皇叔在此,久候多时。”
孔明这才起身说道:“何不早报!还请刘皇叔容某更衣。”言毕,遂转入后堂更衣。半晌,他方整理了衣冠出来,见刘备等人。
刘备仔细打量,甚是称奇。只见按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摇羽扇,飘飘然有类神仙模样。
刘备鞠躬施礼:“承蒙先生日前警醒,备得以生还,今日特来拜会,欲请先生出山相助!”
“南阳野人,疏懒成性,偶言误撞,承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诸葛亮谦恭的说着,却是流露出一种世外高人的做作,与他二十余岁的样貌颇显违和。
刘备又引陈宫等人与诸葛亮相见,众人礼毕,分宾主落座,童子重新献茶。
茶罢,孔明言道:“日前听闻阔论,足见将军忧天下之忧而忧,忧天下之民而忧,且将军身侧又有公台元直相辅;然亮年幼才疏,恐有误下问!”
玄德笑曰:“司马德操之言,陈公台之语,徐元直之荐,岂为虚谈?更何况,先生一语而使吾等尽得生还,足见先生之智!还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孔明依旧摇头,说道:“德操公台元直,皆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将军奈何舍弃美玉而求顽石乎?”
陈宫看着这个比自己年少的天才,颇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遂言道:“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
“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刘备诚恳的说道。
这时,孔明忽然正容相待,问向刘备:“愿闻将军之志。”
刘备遂屏退众人,仅留陈宫在侧,对诸葛亮说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今虽有青徐豫扬四州,智谋之士唯有公台和元直,故难开疆业。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诸葛亮又言道:“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