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00章 过江(2 / 4)

起来,北洋军队也被打散,而满清朝廷现在自身难保!

所以武昌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南门各省新军纷纷响应,清政府已经无法顾及了!

首先是南京,由于何大拿的第二师早早就占据安徽和江苏,第二师还驻扎了两个步兵团在南京长江对面的浦口。

一个星期之前,何大拿就接到张山长的命令,命令他伺机夺取南京!何大拿接到命令之后,秘密令分散各地进行农村社会改革的部队集结,保护农村社会改革工作队的任务移交给从山东支援过来的民兵,以及在本地新组织的民兵。

第二师一开始驻扎在浦口只有莫如聪的一个主力团,后来山东支援的民兵过来之后又抽调了一个主力团到达了浦口,不过在辛亥革命爆发前两天,何大拿和他的师指挥部秘密移到浦口,一天后,其余部队也秘密地在浦口集结,至此,第二步兵师一万二千六百多人也集结待命,只等一声命下就冲过长江,夺取南京!

第二步兵师近一万三千,完全按照山东主力师的装备,下辖3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侦察营、一骑兵连、一警卫连、一工兵营、一卫生营、一军需营、一通讯营。

但是,清廷在南京布置的军队也不弱。

张勋手下的江防军虽然不是新军,但却是一支久经沙场的老军。张勋江防军的前身是“毅军”,由抗日名将宋庆一手缔造,因被清廷赏“毅勇巴图鲁”的封号而得名。

早期“毅军”的主要成员为捻军降卒,作战特点跟捻军一样,重视机动,重视马队。到了甲午战争期间,李鸿章的淮军因腐败而一路溃败,宋庆率领的“毅军”却常在败退中屡有斩获,成为晚清的“明星部队”。就连张作霖这样的一方豪杰,也心甘情愿当“毅军”的马队小军官。

宋庆死后,“毅军”逐渐被袁世凯拉拢,当张勋进驻长江,袁世凯立即把毅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张勋。

此时,当年的“毅军”已经扩充到20个营1万多人,还装备了毛瑟枪、克芦伯大炮等较为先进的武器,成为两江总督张人骏和江宁将军铁良心目中的“戡乱利剑”。

除了打不死的张勋之外,在南京的另两位清廷重臣张人骏和铁良也都不是饭桶。

张人骏在两广任职期间,还多次因国家主权问题与列强产生冲突,强硬而极具手腕,“爱国”的名声被传颂一时。1909年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后,张人骏对第九镇颇多怀柔,导致徐绍桢一度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差一点中了他“杯酒释兵权”的奸计。

而铁良则被誉为满清军事第一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