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
答:“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
“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
“先圣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这个问题,家中之人亦不能回答。
于是我四处求教相邑的名士,足迹踏遍了相邑的土地。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为贵。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相残则两伤,两伤则有害而无益。故与人利则利己,与人祸则祸己。”
问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
先生反问:“民争,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则得小祸,然而君可以治也。国争,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则得大祸,大祸者,君之过也,何以自治?”
我再问:“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
先生道:“先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三年,先生不能回答的问题似乎越来越多。
商老先生本就是名士,他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即便我拜访了相邑的所有士人,遍读了相邑里所有的典籍,却依旧没有答桉。
我已舞勺之年,这些年来,除了商老先生以外,没有人能够再回答我的问题,而即便是老先生,大多数时候也是将答桉推到没有记载的古籍上去。
我虽然没有放弃学习,但每天很多人的时间,是坐在房顶上,思考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后来,经过商老先生的介绍,我被引荐给了周都的太学博士。
周都,比之陈国要更加繁华的地方,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那里一定会有人解决我的问题吧。
在母亲依依不舍的眼神中,我离开了家中。
三日之后,我抵达了周都,拜见了博士,入太学之中。
太学的课程涉猎范围极广。
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
《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
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
我在太学中学习了三年时间,学会了很多。
后来,太学博士又推荐我进入守藏室为官。
守藏室是周都的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
这下当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我又用了三年,通读了守藏室内的所有藏书,没有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