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5章 千骑突袭宁远,抢占战略缓冲地带(2 / 3)

关时,也带着大部兵马直奔山海关捡便宜仗。

另一个时空里,清兵入关的时机就很微妙,恰好就赶在了大顺军把吴三桂快要搞死的关头,十多万的清兵大举而至。

彼时的多尔衮难不成能掐会算,所以提前就预备好了大军去捡便宜?

真这样想就脑残了。

古代打仗,那也得打情报战啊!

很显然,当时的多尔衮,在情报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到位。

至少人家针对中原大地正发生什么事情,各方势力当前形势如何,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及时获悉。

与之恰恰相反地,则是已经出人意料抢占了大明京师的李自成大顺军,貌似压根就没想太多地样子,对关外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对情报的掌握程度,同样也是临阵磨枪的路数。

充分暴露李自成这帮流寇无知且又自大狂妄的最佳实证,莫过于其明知道山海关是抵御鞑奴大军的咽喉重地,在占领了京师后却出兵夺取行军迟缓就不说了,攻占京师后一个月才大军兵临山海关。

并且在此之前,还拷饷拷到吴三桂亲爹吴襄头上,把吴家搞得凄惨无比,把吴三桂的宠妾陈圆圆还踏马抢进了皇宫自己享用。

李自成这帮流寇贼兵们,真就生怕吴三桂不跟自家对着干啊!

再后来的事情,历史上也早就清楚记载过了。

吴三桂跟李自成已经翻脸的当下,身后又被十余万清兵虎视眈眈着。

这般情况之下,只要是个脑子正常点的人,怕不是都会选择降清击寇。

更何况,在明末时的关宁边军,彼时已经有不少人,早就摇身一变,成了鞑子家的汉军正黄旗人马。

彼时。

吴三桂的亲舅舅祖大寿,那可是汉军正黄旗的总兵官。

再有洪承畴这等同样投降了鞑奴的前明军上司招呼着。

吴三桂在那样一种情况下,不趁机举兵当起清兵入关的带路党才叫不正常,难不成指望本就已经蜕变成明末军阀的吴三桂为覆灭的大明殉葬?

吴三桂真要有为大明江山殉葬的气节。

那他也不会在月初就得到崇祯帝调兵令,着他速度带三万余关宁边军撤离宁远回京勤王时。

好么,区区三百余公里的路程,结果三万余关宁军一直到了三月二十一日,赵牧这个复生之后的崇祯帝,已经带着太监侍卫团杀开血路来到山海关了。

这支回京勤王大军,却才只行军到达丰润、玉田一带,相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