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愈早死。
现在淮西得势的能打的,就是常茂和蓝玉这一伙。
这一伙是常遇春留下的另一个山头。
还有十几个侯,伯。
全是百战宿将。
朱雄英身上也流淌着常遇春的血脉,淮西武夫最强势的山头肯定是全力支持。
如果大哥在,朱雄英在。
诸王一点机会也没有。
如果朱雄英出现意外……就是朱标牢固的根基出现了松动。
不得不说……
朱标在自己继承人这事上,相当的不用心。
史书上朱雄英几次遇险。
最后居然是死于天花感染。
开玩笑了,这么尊贵的人,常居宫中,禁绝内外。
如果不是有人恶意传染,怎么可能被天花感染上?
至于眼前的诸王……
都是老朱一手调教出来。
论带兵能力,政治能力,眼光见识,明初的诸王,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顶尖的存在。
这帮强悍之至的家伙,又被朱元璋赋予重任,实权的带兵亲王。
野心勃勃,桀骜不驯!
他们真的下手做什么,那是不敢。
但若是朱标大兄那边自己出了什么错漏导致自家根基不稳……
那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父皇也不会当真责怪他们。
大雨如注,电闪雷鸣。
诸王却是神态轻松,甚至一个个脸上都有些轻松的笑容。
电光照亮前路。
众兄弟说说笑笑,大步流星向山外赶。
至于深陷谷中的侄儿,直接抛在脑后了。
……
紫禁城中。
东宫文华殿内。
吕妃端着一碗参汤,笑意吟吟到朱标身前。
“殿下,不要太劳累了,喝碗参汤吧。”
“爱妃有心了。”
朱标笑着接过来,喝了几口。
吕妃站在一侧,开始说着白天发生在朱允炆身上的趣事。
特别是几个老师,夸赞朱允炆读书极有灵气。
朱标听的极为高兴,频频点头微笑。
脑海中对朱允炆越发喜欢起来。
宫廷中就是这样。
当年常氏在时,朱标只惦记朱雄英,对别的儿子相对漠视。
现在吕妃只夸赞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