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1398钱是个好东西(1 / 6)

隔日,魏广德进入内阁,就让芦布派人联系太医院院使徐春甫,请他到内阁,有事相问。

虽然芦布也很纳闷,但还是马上去外面找人前往太医院找人。

半个时辰后,魏广德就在值房见到院使徐春甫。

对于太医院出来的人,魏广德一如既往的热情,在请他坐下后,这才问起惠民药局现在的情况。

果然,在听到魏广德说到“惠民药局”四个字的时候,徐春甫脸色就是微变。

“魏阁老,唉.”

叹口气,徐春甫这才婉婉道来。

“太祖下旨各地建立的惠民药局,现在大多名存实亡.”

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在府州县广设惠民药局,又令于医户内选取内、外科医士各一员,专制药饵,以惠贫病军民,弗责其直。

药局职责主要是诊疗施药,为患病的贫困军民无偿提供药品。

惠民药局始源于北宋熙宁九年在京城开封设置的太医局熟药所,又称修和卖药所,委派官员监制和销售成品药,是官办药局的创始。

政和四年熟药所改称医药惠民局,金朝时亦仿照宋朝制度设立惠民局。

至元代,惠民药局受太医院督管,体制更加完备,设立规模也随之扩大。

惠民药局自宋金元三代以来,其制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其设立区域和规模也扩大了,对解决和保障贫民的医药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沿袭前代制度,设立惠民药局。

救济贫困病患、预防瘟疫蔓延颇为古代的统治者所重视,所以创立之后就被一直延续。

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按照当时新法中“市易法”的规定,药品的贸易必须由政府控制,经营药品是国家专利,不允许任何人私自制作或经营任何药品。

北宋时期的药局卖药的同时,还配有医官,为病人诊断并提供处方,看医用药十分便利,颇受百姓欢迎。

到了南宋时期,统治者偏安东南,军事实力较弱,但社会经济仍然很发达,依旧重视惠民药局的建立。

而每逢疫情肆虐,朝廷就会令惠民药局派出医官携带药品,走街串巷,上门诊治,给散汤药,以免疫情蔓延。

在瘟疫暴发期间,惠民药局实行通宵服务,日夜都有专职人员值班,要是“夜民间缓急赎药,不即出卖”,按“从杖一百科罪”。

高明的医术和严格的管理,使惠民药局名声斐然。

惠民药局设置的初衷是让医药惠及百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