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份活计干干,混吃等死而已。
只是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走到了这一步。
也就是凭着上辈子见识,网上刷到的一些报导想当然在做事。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超越常人的眼光还是给他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他主导投资的产业,都能赚钱。
不管是最早和他合作的辽东商人和江西商人,还有现在围拢在他身边的商人,已经隐隐形成了一个可以抗衡盐商的庞大资本集团。
两口箱子都打开着,魏广德换好便服,就走到箱子边,伸手拿起一封红纸包裹的圆柱,从中间掰开,两边都是白花花的银元。
户部铸造的,一两银子一个的大明通宝。
现在大明铸造的各种银元,已经完成了从北到南的流通,取代了民间的银锭和碎银,成为民间主要的流通货币。
没办法,原来民间流通的银子,银锭很少,主要是锞子和碎银,成色、重量差别太大,甚至还需要专门的剪子来剪断金银,十分的不方便。
魏广德让户部铸造了一两的银子,还有一分、五分的小银币,再有铜钱补充,可就十分方便民间交易了。
为了让地方官府更加热衷于收兑市面上的散碎银两,兑换后还会有一点比例的返还奖励。
当然,铸币的大头利润还在留在户部,其中也包括黄金的收兑。
魏广德只是拿出两个通宝在手里掂量掂量,就直接丢回箱子里。
“查验好就送入库房吧。”
魏广德吩咐一声。
“叫他们进来,送到外库入账。”
徐江兰马上吩咐一声,先前门口侍立的护卫进来,两人一口箱子就抬了出去,一起跟出去的还有负责联系草原商会的管事。
直到银子交付库房入账,他这次的差事儿才算完成。
“对了夫人,我记得之前府里还有不少元宝,看什么时候拉到户部去兑成通宝吧,现在外面这东西流通更方便一些。”
魏广德开口说道。
魏家早年就积攒了不少金银,大多是请人提炼、铸造成纯度九成多的银锭和金锭,这些金银就一直放在府库里不曾动用。
实在是府里给方面来钱太快,一旦进了内库,基本上就没有使用的可能,都压在仓库里。
至于府里的花销,各处的进项都用不完,每年都会积攒不少放进内外库房。
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魏广德的收入只多不少。
“又用不上那东西,懒得从库房里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