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一群披着使者名义的市舶商人,他们手里的勘合,都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手段获得的。“恢复旧港,是阁议已经确定的事。既如此,等西南事了,就让俞大猷率领南海水师在周边藩国巡访一番,若有藩国国王愿意来我大明,不妨一并带回。”张居正其实也很向往永乐盛世,据典籍记载,人数最多时光是各国藩王就近百人,那段历史何其辉煌。而促成此事的,正是三宝太监郑和的船队。虽然造船需要大笔银子的投入,可是若这笔银子可以通过月港收税赚回来,貌似也不是坏事儿。最起码一进一出之间,朝廷并没有大的损失。当初英宗时期,朝野反对下西洋,根本原因就是认为耗费过大。实际上,英宗皇帝打算重下西洋,未尝没有发现大明对外影响力减弱的情况。在他登基以后,来大明朝贡的藩国使者已经大幅减少。只不过出于朝廷脸面,史官并没有将这些写进典籍之中。“宗主国,多少还是应该有个宗主国的样子,为藩国提供往来便利,其实并无不妥。就如这次,吕宋剿倭时,苏禄国国王马上就调集兵马协助我大明作战。”魏广德又提醒道。这点,之前还真被殿里几人忽视了。人家凭什么出兵帮忙打仗,可不就是希望大明能够为他们提供保护。其实,只是大明没有向他们索取利益,但只要开口,他们貌似也不会拒绝。“那以后市舶司就只接待使者朝贡,不再进行市舶。”张居正想明白了,只要大明的战船一直在南洋,甚至西洋活跃,那么藩国不管为了自身安全还是什么,都会主动前来大明朝贡。既然如此,市舶贸易是否继续进行也就没有必要讨论了。“贡品外的货物,数量不超过五万两银子,可以免税在会同馆开市出售。但是采购大明货物离开,必须通过月港进行。”张居正开口说道。进贡给皇帝的东西,当然不能收税。其他顺带的东西,张居正认为五万两为界比较合适,超过部分就按照月港规矩收税,市舶司代征。“其实不用区分的,贡品免税,其余商品全部征税。而他们带走的商品,除陛下御赐外,也全额征税。”魏广德不认为需要什么免税额度,当即把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开玩笑,他的船队还在往海外倒腾商品,要是有免税的东西出去,可不就是和他的商队进行竞争。缴税的怎么和免税的竞争按照张居正给的五万两限制,要是十个藩国,可不就有了五十万的免税货物。其中还有个关键,就是货物卖的越远,这利润就越高。以后南海水师在南洋和西洋活跃,必然有更多西洋国家使者到来。这些人可是大金主,有钱的很。其实,魏广德所想西洋国家并不是欧洲人,而是中东人。早年通过垄断东西方贸易,中东国家商人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