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八十四章、德国人的战略改变(2 / 3)

难取得突破。而东线奥匈帝国现在元气大伤,他们已经没有同时牵制俄国和保加利亚的能力。

如果我们不能在保加利亚结束小亚细亚半岛之战前解决俄国人的话,奥匈帝国的南线也会出现问题,我们不能再开辟第三条战线了!”

威廉二世点了点头,他也不是军事小白,自然知道现在东线的压力有多大了。

“再从西线抽调25个师,不会有问题吧?”威廉二世问道

法尔肯海恩肯定的回答道:“不会!抽调兵力之后,我们会改变现在的作战方案,西线会停止进攻,进行全面防守。

协约国虽然有兵力优势,但是他们的战斗力无法和我们相提并论,如果他们主动进攻的话,没准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况且这次东线作战的时间并不会很长,预计会在两到三个月内重创俄国陆军的主力,逼迫俄国人退出战争!”

威廉二世点了点头表示了默认,实际上如果加上意大利人的军队,现在西线上同盟国和协约国兵力几乎相当。

只不过意大利陆军的战斗力一直是个迷,他们的发挥问题实在太令人惊讶了,偶尔爆发一次还是可以和敌人打个半斤八两,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很怂的,自然就不敢对他们抱有期望了。

……

德国人一动,毛熊的好日子就结束了。本来现在东线的攻守之势就被逆转了,原因还是非常搞笑的,俄国人的后勤出现了问题。

在冬季攻势结束后,俄军消耗掉了大部分的弹药和粮草。在总攻开始后的三天时间里,俄军炮兵便将原本计划使用两周的炮弹耗尽,此后俄军大炮始终处于缺少炮弹的“半饥饿”状态。

这种背景下,不出问题才怪。实际上俄国人的后勤体系,做的已经非常不错了。

以他们那糟糕的交通,能够勉强保障前线几百万大军的消耗,这完全是得益于总参谋长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诺夫的改革。

他上任后,完成了以下几向壮举:

第一,缩短了军队的动员时间;

第二,实现军队的科技进步;

第三,重振满洲失败后俄军的士气;

第四,改进战时陆军的后勤保障体系和增援的组织。

他裁减过多的要塞驻军,用裁下的军队组建了重炮连、气球兵和无线电通信机构,此外,还组建了额外的6个师。

他成倍地增加机关枪的数目,一年一度的征兵额增加了25万人,也增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