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此前光复大连府也是十月底的事儿,任命决策消息往还只花了一个月,已经很快了。
所以郑成功得确保在明年二月底之前,抵达大连上任。
算算时间,寒冬腊月渤海会结冰,二月份启航北上,刚好可以解冻,也赶上海路漕运季,还能在南京过完年再北上,这个时间节奏,朱树人也算是够照顾他那个小兄弟了。
得知自己居然终于做到了封疆大吏,还是二十七岁的年纪轻轻就做到巡抚,郑成功自然是感激涕零。
他觉得郑家两代人奋斗至今,总算彻底混到了地方政坛的顶层。
他爹郑芝龙拼了一辈子,因为出身不好,所以最高也就是福建总兵,到死也只能是一省最高的武官。
他过完年才二十七,已经做到了一省最高的文官,那绝对是光宗耀祖了。
临走之前,他免不了在南京找朱树人送礼请客,表达自己的感激,又掏出几百万两银子助饷。
朱树人当然不在乎小老弟这点银子了,他只是拍拍郑成功的肩膀,鼓励他好好干:
“你们郑家的船不适合在黄海航行,不过船不是问题,朝廷会贴补你的。水兵军械这些,你自己要上点心,鞑子可能会不甘心发起反扑的。
孤希望大连府也能成为未来几年给鞑子持续放血的绞肉机,如果他们不上门,你也可以主动挑衅,直到鞑子彻底放弃一切海岸线,龟缩回内陆,否则这事儿就不算完。”
郑成功连忙表示一切尽管交给他,他绝对不辜负大哥的知遇之恩。
……
安排完郑成功这一手后,朱树人当然还有其他配套手段,不过目的都是一样的。
时间悄然来到隆武七年,随着郑成功于二月底顺利上任,大明从海路骚扰的最后一路力量,也彻底跟伪清撕破了脸,发起了战略反击。
这路力量,便是朱树人此前埋伏在朝鲜的东江镇总兵李愉。
李愉回朝鲜,也已经有一年半了,他当初带回去四千士卒,如今经过扩编,整军,招募朝鲜本地士卒,已经扩充到三营一万两千人。这个数量朝鲜的国力还是扛得住的,也能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平价卖给他足够多的军粮。
而且过去这一年半里,朝鲜的情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当初李愉刚回去时、在任的朝鲜国王李倧,去年终于病死了。
世子李淏也正式即位,李愉和他父亲李时白的受重用程度也再次提高,他们挟朱树人的支持,在朝鲜已是权倾朝野。
得到了朝鲜全部国力支持的李愉,终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