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系列的骚操作之下,孙可望的恐惧越来越明显,他深切感受到了朱树人大军压境后,张献忠部的前途实在难卜。
可他毕竟又是张献忠相对最信任的义子了,直接投敌也说不过去,这才想到了折衷以求自保的办法。独领一军请命去堵截南线的官军水路军。
张献忠考虑到他确实能分薄官军的军势,减轻成都这边的压力,加上刘文秀李定国更加不可用,也就同意了这个计划。
与此同时,张献忠也算是被孙可望的建议所启发,举一反三,不但往南线派出了孙可望,还望北线的绵竹、江油一带派出了刘文秀。
不过刘文秀带走的兵力并不多,张献忠要的只是刘文秀守好成都往北撤往剑门关、进入金牛道的退路,这样成都实在要失守的话,还能带领少量嫡系隐姓埋名逃亡多条路。
张献忠自己则带着冯双礼、李定国固守成都,并且以一部分兵力暂时前出到简阳,成掎角之势。
想着如果官军势大,野战难敌,只能笼城死守,那就把简阳的部队收回来,如果野战有希望,那就在简阳直接与官军决一死战。
……
孙可望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在乐山与张煌言相持的。
相持之初,他也琢磨过好几种应对与推演——最开始,孙可望还异想天开,想过万一张煌言这路人马战力不济,或者是先行攻城后受挫损失惨重,自己可以尝试反击反推,一路从乐山反攻到宜宾!
如果能打到宜宾,当然是最好了,因为那儿是岷江和金沙江汇流的交通枢纽,不但能进一步掐断官军补给线,让官军不敢冒进。还能在己方出现不测时,直接沿着金沙江逆流而上,逃去云南。
孙可望也算了解过川滇交界的地理情况了,知道金沙江一直到老君滩之前,都是可以顺利通航的。抵达老君滩后,以张献忠军那残破的战船水平,估计得弃船改走陆路,走陆路由乌蒙府(昭通)入云南。
不过想法很美好,实际上他从头到尾都压根儿没有一丝一毫的机会执行这个计划。跟张煌言相持的最初这段日子里,两人也小规模交手了几次,规模不大,烈度却不低。
张煌言督领的是刘国能的部队,还有朱文祯的骑兵策应,孙可望一切野战尝试都以失败告终,而且是碾压性的失败。
孙可望惊讶之余,也意识到这支官军的战斗力,绝对比大半年前遇到时,又增强了至少数成!
看来能在开封击败李自成的部队,果然又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成长!部队的武器装备,也在朱树人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