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人都做不到。
可是,曹李二人在向上汇报时,却加了点添头,他们觉得只逃回来几千人听上去太惨了,就按照“突围一万一千人”上报,直接翻了将近一倍,好歹够到了五位数。
而曹李敢于虚报的理由也很明显——大明的军队吃空饷都吃了快二百年了,难道皇帝和兵部还能实际核查?就算是凑数的,多报点人来年继续拿军饷才能多拿。
只是曹李虚报之后,到了陈新甲这儿又虚报了一道,跟崇祯说时,一万一千人又变成了一万五以上。
反正层层吃空饷,债多不愁虱多不痒。
这普天之下的正牌官军,估计也就沈树人和郑芝龙那些顶级富商的部队,没有吃空饷了。
他们是巴不得朝廷多给点招兵额度,给多少编制就塞满多少人,至于军饷可以自筹都没问题。
崇祯听陈新甲详尽报账,脸上终于也渐渐恢复了血色。
不幸中的万幸啊!
“好!好!好!我大明果然还是有忠勇奋迅之士,竟能因缘际会,主动救援友军、奋战击奴!可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如此忠义之士,怎能不赏!陈卿,此事当如何处置?兵部可有议赏草案?”
陈新甲松了口气,连忙说道:“以我大明军法故制,职方司评定,往昔有副将、参将力战击毙建奴参领、并歼灭其部者,即可酌情升为总兵。
只是这张名振原先升为副将,便已是临时破格,只因护漕各营草创,缺乏军官,由其暂代,如今若是在升……”
崇祯想都没想,直接拍板:“如此忠勇悍将,当然该直升总兵!无需多疑,就以张名振为护漕总兵,统领我大明护漕水师各营!”
大明的军功赏罚还是很有章法的,灭一个建奴甲喇、杀其参领,升总兵并不过分。
别看一个参领只领一千五百真鞑士兵,可满洲八旗一共四十个甲喇,也就有四十个参领。
要是大明能出四十个总兵的官职,就把建奴全军杀光解决掉,怕是崇祯做梦都要笑醒,这买卖太划算了。
于是大笔一挥之下,不但张名振直升总兵,他麾下之前担着各营守备职务的中层军官,也都纷纷再次升迁。
比如原本两年前还只是沈树人身边一个家丁的沈练,这次出战已经是张名振麾下三守备之一,此战打完也直接升到游击了,可以统领两个营。
中间还跳过了“都司”的级别,直接跳级升官。
从家丁到游击,只用了两年,自然会让这些家丁对少爷愈发忠心不二,这支大明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