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章 要不掺个二十万两?(1 / 3)

蓝玉也是个汉子,历来是身正不怕影子斜,粗声道:

“当时我带着十万兵马镇守北平,防着东北女真野人侵扰。

谁料那胡惟庸刚当上宰相,给了我一封信,说让我在梢子山上道观里见他。

我去了,他也去了,到那儿跟我说了一大堆谋逆的昏话,我没应。”

朱橚似乎听到了什么重要的信息,依旧笑呵呵问道:

“什么谋逆的昏话?”

蓝玉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大多都是嚣张跋扈,可那都是洪武二十年以后的事,现在的蓝玉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老实的。

“他说他有个计划,勾结了倭寇、前元势力,一同造皇上的反,到时候拥护前元入主中原,俯首称臣,让我在北平对前元势力稍作留情。

这我怎么会答应,当即给拒了,后来你也知道,我们把北元打得落花流水,打了个大胜仗。”

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漏洞百出。

如果真要是胡惟庸对蓝玉说造反的事,当时蓝玉可能不报给朱元璋?

要知道洪武年间,文武大臣相争相持不下,各个都想弄死对方。

但事实是,蓝玉从来没有对朱元璋说这件事。

胡惟庸这么大一个把柄丢给了蓝玉,那蓝玉只有两种可能才能脱身。

第一种,把同样对应重量的把柄给到了胡惟庸手里,两人结成同盟。

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通敌的罪名能与之匹配的,也就是通敌。

蓝玉再怎么糊涂,也不会去做那门子事,他可是正宗的皇亲国戚,谁会造自家人的反。

第二种,便是两面玲珑,做到两边不得罪,这种可能性更大一些。

不出意外的话,蓝玉接下来就要解释自己为什么不上报胡惟庸谋逆的事了。

果不其然,蓝玉见朱橚久久没有说话,便叹了口气:

“我知道,你是在想,这么天大的事,我怎么就不上报给朝廷。

我有我的苦衷啊大外甥,当时北平局势不可谓不凶险,若是贸然上报,让那胡贼破罐子破摔,搅得中原动荡不宁,北平要失的!

我原计划等事结束后,班师回朝,再好好跟皇上说这件事。

没想到那胡贼已经被陛下给处决了,我便没想再把这事提起,省得扰了皇上圣心不宁。”

老实是老实,狡猾也是真狡猾。

朱橚取出纸笔,当着蓝玉的面磨好墨,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