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们一笔数额不等的项目奖金。
助理编剧经过几年的打磨,有了行业经验,有了作品积累,建立了一定的信誉和个人风格。几年之后,各个助理编剧的特长也显现出来。他们当中可能有的人善于讲故事,有的人善于把握方向,有的人善于文字润色,有的人善于桥段搭建,有的人善于台词设计。
时机成熟后,几个相互间比较容易合作,特长互补的助理编剧,就可以向公司提出申请建立工作室了。
申请一通过,他们就正式晋级为公司的独立编剧。这个晋级的比例,公司也会控制在50%左右。
独立编剧每月照样可以领固定工资,而且不用接受公司安排的编剧任务。他们自己打磨剧本,以工作室的名义向公司投稿。
一旦他们的剧本获得通过,工作室就可以与公司谈判项目分成比例,工作室甚至对戏剧的演员人选拥有否决权。既然决定了公司的电视剧产业会以编剧为运作核心,那么编剧权力以及薪酬等方面,都要对得上业务核心的地位。
可以说,梅花公司未来的电视剧制作,编剧是核心。而由独立编剧组成的这些工作室,在电视剧制作的财务和人事上,都拥有巨大的权力,这些工作室以后将会是公司电视剧产业的中流砥柱。
金光华给秦天柱和周嘉朋简单的介绍起招进来的这些实习编剧的基本情况:“这些实习编剧,大多是来自北影和中戏等艺校戏文戏的毕业生或在校学生,也有不少是普通高校系或历史系学生,对编剧这行有一定爱好,大多是二十至三十岁左右的年纪!”
似乎是怕两位领导不满意没招进来什么有经验的编剧或作家,他解释道:“有点经验,有点名气的,要么对我们公司的这点待遇看不上,要么对我们公司如此残酷的淘汰率有些不满意,都没什么兴趣过来。就是现有的这些人选,好多也是看在我们梅花传媒的名气上才肯过来一试的。”
秦天柱摆摆手,并不在乎。
“无妨,新人更容易调教。我们公司需要的是能够适合集体创作的编剧,打造剧本的方式也是偏工业流水化的方向,国内那些有名气有经验的未必能适应!”
秦天柱边说边翻看着实习编剧大名单,竟然发现了几个熟人。
兰小龙,1997年毕业于中戏,后进入京城军区战友话剧团成为一名职业编剧。听说国内赫赫有名的梅花传媒招收编剧,虽然竞争激励,淘汰比例高,但转正后的待遇以及发展前途都相当不错。他于是在去年年底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南下灵泉,寻找自己的职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