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36章 归途遇袭(3 / 4)

关外剑魂 柳河神曲 2877 字 2022-10-03

好在李向东带来的都是久经战争考验的抗联老战士,在敌人的交叉火力下,仍沉着地,迅速地钻进片片柳条丛中,转眼间就不见踪影了。

沙梁周边的柳条丛,大都不是平坦的,而是随沙坡形成各种不平的土堆。

因而,躲入沙坨子顶上或底下的柳条丛中,这些小坡也成为一条良好的天然掩体。

战士们就凭借这些天然的掩体避开敌人的机枪的疯狂的扫射。

不过,在敌人的机枪的猛烈扫射下,被枪弹打折的柳条时不时地弹跳,倒下。让人不寒而栗。

在南面的路基上,高野健在一挺两脚下放了一个背包的歪把子机枪前叉开双腿躺着,不停地向沙梁下边的柳条丛开火。

在公路上架起的三挺歪把子机枪旁,都配备三名鬼子士兵,一个装弹匣,两个压子弹。

这是高野健按自己的作战经验布置的高速射击方式。很适合鬼子的歪把子机枪的供弹机构要求。

歪把子轻机枪,也叫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是一支鬼子的制式机枪。

这种枪,原先是用一种叫做漏弹斗的可装发枪弹的弹药盒。一般每挺机枪配置一名机qiag手与一名副射手。由副射手负责装弹。

那高野健为何除副射手外,还加上两名压弹手呢?

这主要是歪把子机枪供弹系统较复杂,它的漏弹斗用的弹盒,也不是那么多的,一个弹药箱就是四个弹盒,也就是发枪弹。都打完了,就得用三步枪用那种装弹夹发发地装。

显然,如想加快射速,就得增加装弹手。这也是高野健在这样的一个战争环境下灵活运用人员配置,加大火力压制的原因。

西边进攻的鬼子与东边压制的麦拉苏的伪军,其装备也是不同的。

麦拉苏用的枪,除了一部分是关外鬼子送的制式手枪(王ba盒子),步枪(三大盖),机枪(歪把子)外,其余的全是被中间各地ri军偷换的杂牌装备。

诸如勃朗宁手枪,七九式步枪,捷克式轻机枪等,连俄国产的莫辛纳甘步枪都有。

鬼子当时本来是要附近旗县提供一部分ri军制式步枪的,但各地鬼子,因战损,丢失枪械而怕受处罚,不敢上报真实情况。

他们瞒报后又担心上边来检查。这样,通过偷换方式把他们缴获的非制式装备给麦拉苏,自己则准备用以后上边补发的装备充数。

这也是为什么把非制式装备交给麦拉苏的自卫团的原因。久岛川谷与高野健对此心知肚明,自然也不把它点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