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要粮有粮,想招兵买马扩大势力简直轻而易举!
“奎生兄,我们起兵还需要些时间准备,现在直接动手恐怕有些仓促,得糊弄住朱成德才行。不如我们派使者先进京稳住他,借此机会调集兵马!”
“嗯,如城兄说得对,光是我们几人还不够,得再叫几个兄弟一起助阵。京城那边一面要对付后金,一面又要对付农民军,朱成德现在没什么部队,我们要尽快集结部队,一举拿下!”
几位王爷商量一番后,各自回到府邸,召集心腹着手起兵勤王。不过,有这个想法的不止是他们几个,还有其他势力···
与此同时,在京城郊外某处宅院内,朱成德正领着一帮人展开实验。这里有铁匠铺、仓库、实验室等设施,虽然硬件设施有些简陋但在这干活的人各个都充满干劲。
在迂腐的士大夫眼中,他们现在干的事情完全是“不务正业”,是大逆不道的存在。但朱成德不在意,他对这些“奇淫巧技”的匠人非常器重,给予优厚待遇让他们在此地干活。
因为,在朱成德心中,什么四书五经哪有先进的火枪火炮好用?如果四书五经好用那大明也不会灭亡!
“陛下,按照您的建议,我们真的能炼制出更好的铁器对付后金骑兵?”
“放心吧,你们只要按严格按照配方去做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就算出了事也都是朕负责,放心大胆去干吧!”
这处工厂是朱成德新建的生产基地,从各处搜集的硝酸钾、木炭、硫磺等原材料聚集在此,制造火药、大炮。
有【军地两用人才之友】的详细记载,再加上熟练的工匠,以及当初徐光启培养的工匠,无论是铸造火炮还是制造新型火药,成功率都超过朱成德的预料。
看着一批批新铸造的大炮、火枪出厂,朱成德忍不住称赞:
“好,非常好!有了如此多的火器那些鞑子和叛军都不会是我的对手!”
不过,仅仅是拉拢匠人还不够,还得从思想上着实:
“我记得顾炎武和黄宗羲也是这个时代的人吧?让他们来出仕为我效忠应该没问题。”
在朱成德的记忆里,明清时期,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已经成了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再加上科举制度,许多知识分子都认为只有读四书五经才是正道,别的什么都可以不管!
如果是在清代,朱成德也许找不到向他一样对科技有所认识的人,但现在是明末,文字狱还没形成。一部分文人对眼前的乱世有着超越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