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是他们要作妖,那就没办法了。
“皇爷爷认同孙儿的处置就好。”
朱允熥轻笑说道。
前面两道圣旨写的让老朱满意,接下来这道,只怕会让老朱血压飙高。
一张崭新的宣纸铺在案上。
“说与百官知道:
凤阳府的税赋贪腐触目惊心,若非吴王派人暗查,咱还被蒙在鼓里!还有以陆仲亨为首的公侯勋贵,与地方官员勾结,大肆兼并民田,实在让咱痛心疾首!
凤阳之事,绝不是特例!
全国十三布政司,各省州县,你们敢说不存在贪墨税赋、肆意摊派和兼并民田的事情?
咱痛定思痛,决意采纳吴王的建议,改变税赋征收方式: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简称‘一条鞭’,合并征收银两。至于每户每年征收多少银两,按拥有的田亩来折算。
这样,百姓每年缴纳一定数目的银钱,便不需再承担其他税目和徭役,既方便朝廷核税、征税;也杜绝了地方官员作弊贪墨,欺上瞒下胡乱摊派。
先以凤阳府五州十三县为试点!待凤阳的公侯勋贵们退还侵占的民田,户部即派人协助都御史张居正,清丈凤阳田地,重绘鱼鳞图册;并核算百姓应缴纳税银数目,通告全府,使府县百姓尽知。
此事,既是吴王建议,便交吴王督办!”
第三道圣旨,只三百余言,便将这次税赋改革的缘由、内容和具体实施清楚表达出来。
足见朱允熥文思缜密,条理清晰。
朱元璋对朱允熥书写圣旨的水平,不由暗暗点头。
若是做了皇帝,圣旨起码不需要中书舍人代劳润色。
但对于圣旨上税赋改革的方式,他既不认同,也不看好。
“孙儿,你这种征税方式,咱二十年前就考虑过,行不通的!”
朱元璋直接给朱允熥泼冷水:“田赋、徭役、杂征,编在一起,统一改为征银,百姓哪有什么银钱。他们种地为生,只有土地长出来的粮食,征粮可以,征钱那是难为百姓。”
朱元璋连连摇头。
“就算百姓可以卖粮换钱,难保不良贱商趁机压价,盘剥百姓。到时候,税粮换不到对等的税银,老百姓就被你害惨了!”
“你这想法太天真!”
“就算咱禅位给你,这么治天下,天下会很快被你搞乱的。”
还是允炆好,允炆的性子,一定会按着他制定好的成法走下去。
逐渐让大明强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