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允炆,孙儿也确实有教导他的资格。”
朱元璋呵呵两声,冷笑道:“你给咱说说,你有啥资格?”
就等你这一句!
朱允熥正色道:“皇爷爷为朱允炆请了三位儒师,教他仁孝之道。朱允炆学的也算用功,熟读儒家经典,圣人之言张口即来。”
朱元璋点头,满怀欣慰:“允炆可不比你,他勤奋上进,不仅学到了儒家精髓;还身体力行,满朝文武都赞他仁厚孝顺。”
“狗屁!”
朱允熥直接爆了粗口,不客气道:“皇爷爷以为,满朝文武称赞,就是一位合格储君的标准吗?”
“会不会是皇爷爷对待百官太过严苛,所以满朝文武都希望下一任皇帝是个仁孝之君,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
这一句话,直接把朱元璋问愣住了。
连朱允熥的粗话都没有在意,若有所思问道:“仁孝之君有什么不好?”
朱允熥反问道:“皇爷爷,‘仁、孝’能够解决大明税赋问题吗,能够让大明宝钞起死回生吗,能够惩治贪官污吏吗?”
“能够让老百姓都吃饱饭,让大明强大兴盛吗?”
“我大明建国不过二十余年,百废待兴,需要的是高瞻远瞩的君王,精明实干的能吏,先进高效的制度,需要的是实干、革新和创造;而不是儒家鼓吹的以“仁、孝”治天下。”
朱允熥笑了笑,继续道:“皇爷爷,孙儿试问:仁孝能当饭吃吗?北边草原那些蒙元余孽,我大明边军,是用仁爱恭孝击退他们的吗?”
这一番崭新言论,直接让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
再次重新认识朱允熥。
随后叹道:“你就是这么教导允炆的?”
朱允熥点头:“差不多吧。”
“朱允炆总想着在皇爷爷面前,表现的如何孝顺,实在是走上歧路!”
“孝顺不能治国!所以孙儿泼了他的姜汤,顺便给他上一课。”朱允熥看向朱元璋,笑问,“皇爷爷现在觉得,孙儿有没有资格教导朱允炆?”
朱元璋沉默,随后还是不服气地道:“允炆也并非只懂得‘仁、孝’,刘三吾、齐泰和黄子澄等人,都有济世安民之才。有他们辅佐允炆,治国守成不是问题。”
“倒是你,凤阳府秋税的案子,派出的人还在半道上吧?也不知,最后能不能将案子办好。”
朱元璋看着朱允熥那一脸得意样,反怼一句。
“啪啪啪!”
朱允熥鼓起手掌,笑道:“巧了!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