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粮了,英美侨民的生活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我们需要面粉、大米、食盐、蔗糖、咖啡等生活物资,如果有可能,还需要蔬菜和肉类。”
“兑换美元、英镑和黄金的事情,我们可以为你去做工作,但现在侨民需要的不是钱,而是能够保障生活的物资。”李德尔说道。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高高在上的英美侨民,租界的真正掌权者,现在被这场日军发动的太平洋战争所牵连,低下了高贵的头颅,现在的他们,只能希望能活下去。
最为关键的问题,自然就是粮食问题,他们这最后一批工部局的英美董事,太明白即将会面对什么样的处境。
目前的粮食购买,是每人每周限购一点五升,两斤多大米而已,售价却高达七块多中储券,平粜米只收中储券不收法币。而沪市的粮食黑市,大米的售价高达八百元中储券一石。
英美侨民的手里,有一定数量的外汇和数量不少的法币,这些将会成为最后的生存保障,用来换粮食是最基本的需要。
“只要你能为我们搞来粮食,钱不是问题,如果我们在沪侨民手里的钱花光了,美国政府会为困在沪市的侨民,向您支付必要的费用,这一点你可以向大使馆发电确认。”明思德说道。
美国人现在是财大气粗,发战争财发的底气十足,作为工部局的美国董事,他说这句话毫无压力,而且也确信,大使馆肯定能够为在沪美国侨民支付生活物资所需采购费用,总不能把美国人饿死在沪市吧?
万一这种事让国内的议员们知道了,必然会向总统发难,保障美国人的生命安全,这是政府的责任,一千多个在沪侨民而已,能花多少钱?
“目前在沪的侨民数量有多少?”许睿阳问道。
“根据公共租界的户口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在沪的英国人共有五千八百六十五名,美国人共有一千三百六十九名,还有一百五十二名荷兰人,总计为七千三百八十六人。”李德尔说道。
英国侨民的数量最多,当年的大英帝国,可是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是日不落帝国,对华夏造成的伤害自然最大。
明思德这个美国董事,敢对许睿阳说美国政府能够为本国侨民的粮食物资买单,但是李德尔却不敢说,这件事只能由英国政府驻山城大使馆来决定。
“七千多人的数量,每人就按照每天半斤大米的最低消耗,那还得三千六百多斤,等于每天三十石大米,一个月下来差不多要一千石,这个数目难度可太大了,不是我搞不到,而是这么多的粮食运到沪市,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