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370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2 / 3)

,怎么看也得打个二三百斤。

稻谷的谷穗长的很长,上面结了很多籽儿,都沉甸甸地垂着脑袋,金黄金黄的。

看着甭提有多舒坦了。

这都是他们口里的粮食。

有了这些,他们就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能不高兴吗?

就算是还陈大山家的种粮,一斤还五斤,他们剩下的也还有很多呢。

况且他们又不用再交别的赋税了。

陈大山他们还告诉他们更先进的生产方式,让他们省力,平均一个人又可以多种一两亩地。

他们能不开心吗?

秋收之后,他们不急着去种粮食。

因为种麦子得要等节气,到了节气才能种。

所以,他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打谷,晒谷。

打谷场上各种庄稼都是一堆一堆的,堆的很高。

有的人家劳动力多的,可以这边收割那边打谷。

劳动力少的,只能一样一样干。

先把田里的收到场上再说,要不然熟过了就会落籽儿。

有的人干劲十足,他早上把场给散上,让太阳先晒着,然后再到田里去收割。

中午回来之后就开始打场,半下午就能收场。

收完之后,天都快黑了,他们却还要再到田里去干一会儿。

这样当然会比较辛苦。

但是对他们来说,付出和收获能相称,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

今年是因为打谷机太少了,来年他们一定要早早的买打谷机回来,这样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能帮得上忙了。

从前他们觉得妇女到田里去干活不合适,后来听说青牛镇的妇女能扛半边天,他们也就不再像从前那样大男子主义,认为女人除了能生孩子做饭之外,没有一丁点的用处了。

莫砚是专门管理这些事的。

黑龙潭这边头一年跟着青牛镇种地,他有些不放心,专门过去看看。

他深入到田间地头去查看,发现他们还是吃亏在农具上。

如果农具能充足的话,那他们这边的效率还可以再提高。

提高效率,才能扩大生产。

不管是黑龙潭还是青牛镇,都是人少地多。

大片大片的荒地还等着开垦。

老百姓看到坡上岗派人过来查看他们收庄稼,都有些担心,担心他们的庄稼打的多了,人家就开始要东西了。

他们还是觉得天下乌鸦一般黑。

横竖老百姓都是最受苦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