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52章粽子,做香包(2 / 3)

再合适不过了。

姜芷想起自己空间里还有木香花,这种花芳香四溢,木香是一种极其顽强的藤蔓类植物,这山上应当到处都有才对。

果不其然,还真让她给找着了。

两人雁过拔毛,把能摘到的都给摘了。

晚上叶小妹将白天采回来的两筐子植物进行处理,有得要进行烘干,有得则不需要。

叶小妹对女人家的东西显然有独到见解,在这方面姜芷都得听她的。

姜芷也学了不少古人制作香包的经验。

不同于香料堆积起来的闷香,叶小妹用简单材料做出来的香包有一种独特的清新之气。恰好菜园里有一圃姜芷移栽的薄荷,叶小妹在香包中加上薄荷,使得整个香包散发出的香气具有了提神醒脑的效果。

叶小妹跟个缝纫机似的,动作特别快,虽然绣的都是简单图案却活灵活现。

姜芷看她半个时辰就能绣好一只香包,自愧不如,于是帮着剪裁,装草药。

晚上两人点油灯工作到亥时,叶二郎也没闲着,就着同一盏有灯在研究王十八给他的木工图纸,家里就只有叶珩小娃一个睡得像小猪猪。

经过三天的努力,叶小妹做出了二十五个香包,还积累了十八个络子。香包定价不高,每个五文钱,如果能全部买完也才获得一百二十五文,而十八个络子她能得到四百六十五文。

也就是说,理想状态下,她明天端午节去县城能拿到五百九十文。加上之前卖络子得到的三百五十文,她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将近赚一贯钱。

在大宁,普通百姓一年能赚二十几贯钱,省吃俭用能存六七贯,若是家里有个大灾大难的,基本上存不下钱,甚至还有负债。

她辛苦编络子,一个多月也才只能赚不到一贯钱,一年下来撑死了十贯。

而家里以后要供养两个读书人,读书人的开销她一清二楚,普通耕读之家要养一个读书人,一年至少要花掉三四十贯钱。

书本笔墨占了大头,还有人情送礼,尊师重道的开销,除了这个,书生的面子也尤为重要,因此他们的衣裳穿地比普通百姓要好上一些,也是一大笔花销。

以前阿娘还在的时候,她拼命的织布,基本上每五天要断一匹,不然根本养不出一个读书人。

现在她和嫂嫂两个谁也没有阿娘的能耐。

她编织络子最多能供养还在上村学的二哥哥,往后二哥哥要是进了县学,或者是私塾,开销会不会和大哥哥一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