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38章畜生,买文房四宝(2 / 3)

己好好拼接拼接,看看少了点儿什么。

“过不久端午,本县沼河有赛龙舟,两位娘子一定要早早来占个好位置啊。”

“好啊,瞧我这记性,多亏了蒋老板提醒,妾身都快忘了这事儿了。”姜芷笑说道。

一家人出了布庄,姜芷想到端午将至,还需买些过端午的家伙什。

雄黄必不可少,姜芷又入手了一斗糯米,还有各种果干。

“嫂嫂,咱们这次还买红糖吗?”

“买,不过得分不同店铺,少量多次。”

商议过后,姜芷拨出两贯钱交给叶二郎,让他去城南糖铺买糖。

由叶小妹看着叶珩,姜芷则去城北买糖。

城北还有家书铺,叶小妹和二郎要读书,笔墨纸砚不可缺。

就是不知她今天带的钱够不够。

这东西贵的离谱。

姜芷背着八斤红糖进了卓记书铺,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书卷,还能透过镂空木窗看到内院有书生正在抄录书册。

耳边还隐约传来木制器械咯吱咯吱的声音。

里面竟然还有个印刷作坊。

记忆当中,大宁普遍使用活字印刷。这大大加快了书籍传播速度,也使得更多平民百姓有了读书的机会。

大宁朝对教育的重视是以往各个朝代都比不上的。

村有村学、县有县学、州有州学,中央还有太学和国子监。

更别提各路书生广开私塾,各种书院层出不穷,各类大能坐地讲学了。

学习风气十分浓郁。

当然,这也仅仅是一个角度,一个侧面,穷苦老百姓才是大多数。

实际上笔墨纸砚该贵还是贵,因此许多贫穷书生都是靠抄录书籍来进行学术学习的。

“这位娘子是来找人还是买物?”柜台后头站着个带帽青年男子。

他这书铺内有许多书生抄书,还有忙着印刷书籍的,人员流动相对较大,偶尔会有人前来寻人。

“文房四宝,不知掌柜可有推荐?”姜芷将背篓放到一边的角落里。

“原来是买笔墨的,娘子请随在下来。”掌柜引着姜芷走到另一个房间,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纸张、毛笔、砚台以及块墨。

“不知娘子预算如何?是要成套还是?”

“妾身需要比较经用的毛笔,写大字用,请问店家,纸张之类按品质价钱如何算?”

掌柜扫了一眼姜芷的衣着打扮,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