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九十九章 争执(3 / 5)

盛芳 须弥普普 3843 字 2022-06-13

里有那个余钱给他修圩田!”

在此处唱起穷来。

他话刚落音,就有人附和起来,道:“沈度支所言甚是!按着那郭保吉递上来的章程所说,这宣州圩田近百里长,少说也要抽调十县人丁,另需银钱、材料,数不可计,此时正当春时,就要春耕,民伕都被他修圩田去了,谁人耕种?况且耗资如此巨大,银钱从何而来?”

周承佑坐在上头,耳中听着沈众普同其余几个臣子说话,手中却翻着那一份郭保吉递上来的奏疏,一时心中也有些犹豫。

方才说话的一个是度支司,一个盐铁司,都是管钱的。

一旦要做什么事情,譬如打仗、修堤、挖渠,三司都会跳出来,最好这样也不要做,那样也不要做才省钱,并不稀奇。

可他看着这一份折子,着实有些心动,便道:“按郭保吉所言,此次修筑圩田,如若顺利,能得田千顷,另有蒲、菇、桑、麻之属,少则二十万钱,多则四十万钱……”

周承佑话才说完,下头便有人持笏上前,拦道:“殿下,此话不过空口妄言罢了,郭保吉此人将门出身,胸无点墨,也不曾管过水利之事,不知听得谁人胡言乱语,为图争功,便在此处乱行乱为起来,却不想水利乃是民生大计,其中多有要害之处,并非外行人能随意指手画脚——他不曾跟过半点圩田之事,甫一上来,就造百里圩田,岂不是拿朝中财计、一路百姓膏脂做玩笑?!”

周承佑听得越发犹豫。

今次众人所言,其实并非没有道理。

郭保吉转官以来,除却提出了民间私下印刻天子手书、重臣奏疏之弊,其实在任上并无什么功劳,其人从前也不曾任过亲民官,虽然在边境也有过带兵屯田之举,可效果并不怎么好。

他先前看着郭保吉递上来的奏折,觉得其中说得十分有道理:圩田能解决江南人稠地少的困境,也能增添赋税,还能减少洪涝,乃是上好的水利之法。

可眼下听得朝中这些人在此处争执,又觉得众人说的,也很有道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究竟该听谁的?

周承佑不说话,却不代表下头的人也不说话。

都水监平日里并没什么存在感,可一听得提起水利之事,立时就有人站得出来,附和道:“正是,殿下,宣州圩田早有史可循,可数百年来,修了又毁,毁了再修,不仅劳民伤财,还危害沿岸百姓性命,须知宣州治的圩田乃是环江而设,长江年年泛洪,一年大年,一年小年,泛洪之后,必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