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食物全部吃光,蒙古人惊觉情况不对时,一切都晚了。
闻言,李善长眼见朱元璋信心十足的样子,心中颇觉诧异,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此时,那胡惟庸却突然站了出来。
“陛下竟然如此有信心,却不知此策是出自何人呢?莫非是陛下自己想出来的?”
“嗯?”
百官之中。
一直默不出声的宏文馆大学士刘伯温立刻朝朱元璋看去。
朱元璋则意味深长的看着胡惟庸。
“呵,胡惟庸,这些事是你该问的吗?”
“臣,臣确实不该问,但贸然更改北伐的战略,已关乎大明国运,若陛下是听信他人之言,万一此人是北元奸细,那。”
胡惟庸稍稍后退,却又道。
“哼!是不是北元奸细,咱能分辨不出来吗?!胡惟庸,你莫非在质疑朕?!!”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心情却突然有些不愉快了起来。
这些文臣,一个个就喜欢跟他唱反调。
什么事情都要刨根问底。
想象力还非常丰富。
还北元奸细。
秦云如果真是北元奸细,那北元至于被大明赶到长城以外吗?!
“臣不敢!”
胡惟庸眉头紧蹙,却咬了咬牙,道:“但陛下近日来多次颁布的各种政令都迥异于平常,臣还听说皇子们如今都出宫就学,如今又要改变北伐的战略,这些事情都关乎我大明的国本,若陛下所信之人非贤能,我大明岂不危矣!”
“陛下,至少让臣知道此人的来历啊!!”
此时,几名文臣也都站了出来。
“陛下,胡参知说的不错!国家大事,不可轻信小人之言!”
“陛下,皇子当就学于大儒,怎可就学于宫外?!!”
“陛下,请明示此人身份!!”
................
朝堂之上。
群臣进谏。
却是非要朱元璋说出那人身份不可!
而这其中有真心害怕朱元璋听信小人之言的,但大部分还是因朱元璋这段日子的举动已经触犯了这些文臣的利益。
开什么玩笑?!
君王问计应该找他们这些臣子啊!
给皇子启蒙教育,也该找他们这些文臣啊!
你朱元璋怎么能去找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