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云可是知道历史的。
不管是明朝初期的应天府。
还是后来燕王迁都的顺天府。
都是处于第三阶梯。
结局是。
前一个应天府直接被燕王自北向南的给推了。
后一个顺天府,在朱棣死后不过年就遇到了南下的瓦剌太师。
要不是出了个于少保。
大明恐将成第二个北宋!!
甚至不只是大明,以后的满清,国都也同样沦陷在国联军之手。
甚至连后面的民国在被日寇入侵时,当时全国工业最发达的顺天府就率先沦陷了!
与之相比,汉唐就不存在这种情况。
那怕是唐朝的都城也几次都被攻陷,但那都是因为安史之乱后,唐朝官府的势力大减,军力远远逊色于各地军阀势力的缘故。
而唐朝军事强盛之时,即便是有安史之乱,若不是唐玄宗隔空微操,临阵斩将,拥有大唐三分之一军力的安禄山,恐都会被锁死在虎牢关以东!
这跟北宋,明,清以及民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毕竟,北宋国都被攻下时,尚拥有数百万的军队。
明朝朱允炆时期,皇帝掌控各地兵马,不下万!
瓦剌兵临城下时,于谦都尚能调动万的备倭兵。
国联军进京时,清朝各地汉人藩镇,拥兵不下数十万。
日寇打下北京时,民国军阀割据,各地加起来的军队数量,动辄近百万!
而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国都位置没有选好。
放着第二阶梯千年古都洛阳不要,非要选择第三阶梯的城市为国都。
就因为长安洛阳气候变差,不适宜居住?
就不为子孙后代想了?
一点忧患意识都没有!
秦云有时觉得朱元璋目光是真的短浅。
可这种话,他自然不会明说。
但他言语中的不屑之意,是个人都听得出来。
“道,道长,那现在迁都还来得及吗?”
朱元璋擦了擦头上的冷汗。
当年北宋被灭国时是怎样的场景,他可是从史书上了解过的。
如果这样的事情让朱家后世子孙再经历一次,朱元璋那时就算已经入棺材了,恐怕也会气的活过来!
“呵呵,施主,你跟我说这些有意思吗?这迁都不迁都,咱们说了又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