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556章:倭国变故(3 / 5)

有说什么去寻找朱允炆的,这些自然多是扯淡。

朱棣只是因为想要做出更大的成绩给自己的父皇,也就是朱元璋看到。

自己才是最为适合当这个皇帝的人选。

说到底,还是因为篡位这顶帽子给惹的祸,所以朱棣才会六征蒙古,编纂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这些事情。

以此来证明大明在自己的带领下,越发繁荣强盛。

朱英这边的想法就比较简单明了。

首先水师现在的情况很好,那就必须要用上,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驻扎。

水师驻扎对于大明来说,相当于在沿海各个线路上,都设置有强大的武力保障,目前的沿海国家,从名义上属于大明藩属国,对于这样的要求很难也没有办法去拒绝。

尤其是在看到高如城墙的宝船之后,哪有什么士兵能够提起与之作对的勇气。

大明虽然现在从朝代上来说,也算是繁荣昌盛,不过就朱英的眼光来看,依旧属于贫穷。

除了基本上解决了吃饭问题外,多数百姓的生活并没有说好到哪里去。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别看市场的经济不断的呈现上涨的趋势,但是这些钱财多数基本上都是落入了有钱人的口袋,而不是落到了百姓的口袋里。

唯有工业的发展,因为大量劳动力的需求,这才导致许多百姓多了一门吃饭的行业。

能够在三年内的时间里做到这一点,朱英可以说已经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在大力打压土地买卖的情况下,地主豪绅阶级,既然是大明目前社会的骨干,在高速发展的现在,他们更加的容易掌握更大的权力和钱财。

单单就人脉关系这块,就不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可以比拟的。

开民智这个话题,目前已经没有了什么反对的声音。

因为简单的学习,或者读书识字,勋贵们发现反而更好的为自己服务,而不是动摇自己利益的根本。

现如今来说,大明全境的学堂,可谓是每一天都在不断的建设中。

像是繁华的江南一带,一些财主老爷于官府的号召下进行捐赠,大量的学堂兴建。

目前按照朱英通传全国的令旨,凡是符合年龄条件的,都必须到官府名下的学堂就读。

按照一些财主老爷的说法。

“那些个百姓,读几本,识几个字,就能翻身当老爷了?”

“科举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年才多少学子,别说是举人了,便就是秀才,又有几个能考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