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四 十年饮冰,热血难寒(3 / 4)

知先觉带来的底气,另一方面也源于金手指的出现。

也正是如此,刘备并没有直接把夏诚划分为惹事生非的流民。

如果…对方是来试探自己的…

刘备的心中,难以抑制的飘过一个念头。

据传,那些大贤之才,投奔主君之前,不是都要试探一番吗?

那些人,往往不会轻易出山。

可一旦出山,那必是因为有了拿得出手的策略方针,能够帮忙指点迷津,挥斥方遒。

这样的故事,刘备他读书的时候,也曾有所耳闻。

甚至随着多年颠沛流离,那种渴望也逐渐生根发芽。

有时候就算是做梦,都还会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遇到…

可惜。

这个时候的刘备,可还不是手握衣带诏,为天子公开承认的大汉皇叔。

这唯一一个还能在当下乱世之中,值点份量的汉室宗亲的称号,也暂时还没有得到宗人府的承认。

放眼如今的诸侯,倘若不是实在是有求于他,除了提携照应他的公孙瓒外,又有谁认识刘玄德乎?

北海援孔融,陶谦让徐州。

那才是刘备他第一次,真正以堂堂正正的身份,出现在群雄的舞台!

要知道,按照原本的“历史”,不久之后,刘备一高兴,可是毫不犹豫的留下的那句‘孔北海乃知世间,有刘备耶?’的话语,更是家喻户晓。

所以,不管是出于千金买马骨的考虑,还是出于对贤才的渴望,他都必须做足姿态。

对于任何一位可能投奔他的贤士,文士,刘备都会予以高度重视。

要知道,这个时候,汉朝教育普及率,可不比后世,受过教育的是少数。

但凡能够读上十万字,那都是能够称得上一声文人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文人才士,在这个乱世也是一种资源。

只要能够展示出自己的价值,那么受到诸侯的礼遇,自是毫无悬念的。

在这个时候,一个真正的文人,天生就是凤毛麟角的。

尤其在汉唐以前,文化是被那些世家大族所垄断的,教育往往是以家学传授,人才也往往出自彼辈。

平头百姓根本就没有念书的资格,寒门或者说黔首百姓中,很难出一位读书人,所以一个文人是被无数人所尊重。

而且,文士与贤士的区别,也还蛮大的。

就好比如今刘备麾下的孙乾、简雍等人,均为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但在刘备麾下,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