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三位内阁大臣的话,朱佑樘也陷入了思索之中。
虽然朱炜之前叮嘱过他,不要对弘治皇帝说这个改土归流的政策,是他提出的。
但是,他没说这件事,不能给内阁的大学生们说吧?
再说,李东阳说的也很有道理。
改土归流的政策虽好,但那也只是一个大的政策方向。
真正觉得能否成功实施这个政策的,反而是那些还没有完善的细节。
想到这里,朱佑樘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朕可以为三位爱卿引荐一下。”
“等下了午朝后,三位爱卿来东暖阁等朕吧。”
“是,陛下!”三人拱手说道,眼神里有些期待。
他们也确实对这个提出改土归流方案的人,感到好奇。
到底是哪位大臣,能提出如此有建设性意见的政策呢?
是吏部尚书马文升,还是兵部尚书刘大夏?
……
另一边,朱炜今天一早就出了门,往京郊走去。
一路上,他先问了问周围的农户,哪里有石灰和石膏。
不过却没有什么收货,石灰到处都有,很多商户都在卖石灰,价格也便宜。
但这石膏,周围的农户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给朱炜指路了。
无奈之下,朱炜只能一边走一边看,看看哪里有石膏矿。
结果朱炜石膏矿没找到,倒是在一户卖野菜的农户菜框里,发现一小块生石膏石。
“老人家,这石头你是从哪里弄来的?”
朱炜惊讶地拿起那一小块石膏石,对着那农户说道。
农户是个五十余岁的老汉,一身风霜,看起了得有七十了。
这样的年纪,在明朝足以可以称为老人了。
他看着朱炜手里的石膏石,摇了摇头说道:“这玩意啊,东郊有座老秃子山,山上全是这东西。”
“老秃子山?那你知道这老秃子山是谁家的田产吗?”
“我不知道哩!”
那农户说道:“那山是座荒山,连棵树都没有,更别说种粮食了。”
“也就我们这些老汉,才会去山上挖些野菜,平时连个人影都没有。”
农户说着摇了摇头,对他们来说,只有能种庄稼的土地,才是好土地,其他的都是荒地,没有任何价值。
朱炜有些失望地点了点头,最后问道:“那这座老秃子山在哪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