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1章 钢铁大明提前起航(1 / 2)

随后的一些天,在朱允熥的建议下,朱元璋下令,派出一万余兵民开始集中开发马鞍山的矿山。

马鞍山靠近长江,水运发达,各地的人力物力,纷纷沿着水路汇集到了当涂,围绕着这个凹山铁矿展开了建设。

当然,朱允熥担任了马鞍山会战的总指挥。

七个月的时间,两座大型高炉,两座平炉,就在这里建成。

每座高炉容量可达立方米。

同时,沿着长江运来的煤在这里完成炼焦。

与此同时,一座火力发电站也是拔地而起。

在朱允熥的指挥下,发电厂和高炉几乎是同时完工。

而矿山也已经开始开采。

古代开采矿山,基本上都是靠笨办法:镐头敲,锤头砸。

砸下来的矿山用磁铁遴选出铁粉,然后再平炉里熔炼。

但现在,朱允熥已经是把高爆炸药给发明了出来。

炸药制作成雷管。

雷管在矿山中凿出孔来安装,引爆之后,轰的一下,就可以炸出来一大堆。

为了从山上把矿石给运下来,朱允熥命人打造了一条小型铁轨,然后用铁轮小车给运下去。

比人力肩挑手提要快了许多。

有了电力,高炉就可以运转开来。

高炉的炉温便可以轻松提升到两千多度。

当第一炉铁被炼出来,整个马鞍山钢铁厂内外一片欢呼之声。

这一炉矿石就炼出来万斤,也就是吨的钢铁。

而现在整个大明每年的钢铁产量也不过才不到一万吨

刚刚炼出来的钢水被马上送到连铸车间加工成钢锭或者钢棍(用来造枪)、钢板、钢筋等形状。

其实,明朝中期的时候,钢铁产量并不算少,但钢铁的加工技术不行,所以,用的地方不多,几千吨铁的年产量,有很多时候竟然用不完,以至于大明的官府还要关停官营的炼铁工场。

大炼钢铁的同时,朱允熥则是利用平炉炼出了纯度很高的金属钨。

钨这种金属,用处还是相当多的。

但在华夏古代,因为钨的熔点比较高,一直都很少能够精炼出来。

钨的硬度高,熔点高,可以与铁合炼出超硬钢。

当然,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是用它来制造钨丝,然后生产电灯泡。

朱允熥已经是厌倦了太过昏暗的夜晚。

所以,他必须得把灯泡给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