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于对付高价值的,需要密集轰炸的目标,比如大型工厂。而气压式则是依靠气压仪测量气压,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上引爆,将子弹药散布出去,扩大纵火范围。而这主要就用来实施大面积轰炸,比如对付居民区。
在对日战略轰炸中,主要使用的就是25o公斤级的,子弹药总重8公斤,装填大概3公斤燃烧剂的燃烧弹。当时取得的效果相当不错。主要是因为日本城市的建筑以木材为主结构,而且多为平方,或者是三层以下的矮楼,这些房屋不但容易引燃,而且居住的人口密度不是很大(实际上完全相反,日本城市的人口密度是最大的,主要是人均居住面积很小),所以需要提高炸弹的覆盖范围。当时,几乎所有的日本大中型城市都被燃烧弹给彻底摧毁。从战后的统计结果来看。死于轰炸的日本平民中,八成以上是被烧死地,而不是被炸弹给炸死的。另外,日本的工业也因此而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最终导致日本彻底战败。
在日本适用的燃烧弹,到了欧洲战场上就不一定适用了。而第一个在欧洲战场上大规模使用燃烧弹的是英国皇家空军。
当时,英国人最先从帝国对日战略轰炸中看到了燃烧弹的巨大威力,在设法从日本获得了几枚没有爆炸的燃烧弹之后,英国的兵工厂开始仿制,并且迅地投入到了对德战略轰炸中。可是,很快英国人就现,唐帝国用来毁灭日本的燃烧弹在德国城市里的效果并不怎么样。为此,英国还专门进行了调查,甚至派遣了大批谍报人员深入德国,以了解轰炸地区的实际情况。
经过摸索与总结,最后英国人现,导致燃烧弹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子弹要的装药量不够。欧洲城市的主要建筑不是木材,而是砖瓦与岩石,而这些都是无法燃烧的。当然,这并不表示就没有办法火烧德国的城市,毕竟任何民居里都有大量的家族,衣物等生活物资,而这些都是可以燃烧的。因此,只要纵火强度达到一定程度,仍然可以烧毁德国的城市。
英国人立即组织力量对燃烧弹进行了改进,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增加每枚子弹药的装药量。同时,英国人还改进了燃烧剂的配方,延长了燃烧时间,同时使燃烧剂更难以扑灭,还提高了燃烧的温度。当时,就是英国人先在燃烧剂里加装了镁粉与铝粉,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燃烧温度。当时英国人自己测试的结果是,只要镁粉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而且燃烧时间足够,甚至可以烧融坦克的装甲!
德国人很快就遭殃了,德累斯顿,汉堡,科隆等大城市相继在烈火中变成了地域。当时,德累斯顿在前后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