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英国的相关技术,并且获得了一批英国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帮助,所以战后,帝国展的喷气式飞机采用了更多英国的技术,而不是德国的技术)。无线电制导技术也只是进行了理论研究,而没有像德国那样投入实战进行检验。红外成像技术就更只是停留在初级理论研究阶段。当然,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肯定是原子能了。
从这
可以看出,在拥有强大国力的情况下,帝**队在对的技术时,采取的仍然是实用主义原则。任何新技术,在完全具备了实用功能之前,帝**队都不会轻易的采用。比如,当时德国人制造出的喷气式战斗机在性能上完全越了帝国装备的所有战斗机,可问题是,喷气式战斗机的航程短,维护难度大,而且维持费用高昂,对环境要求严格等等,结果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怎么样,最多只能算是一款极为优秀的截击机,而帝国是不需要截击机的,因为帝国本土没有受到威胁。在此背景下,帝国只对涡轮动机进行了理论与实验室的研究,根本就没有任何制造喷气式战机的计划,而是建造了更多的战斗机生产线,制造出了数量更多的,性能几乎达到了极限的活塞式战机。
用当时帝国的话来说,那些看起来先进,但是却不成熟,难以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而且也不可能因此而改变战局的武器就叫“耍花枪”,都是些绣花枕头,好看不好用。当然,这绝不表示帝国会放弃对新技术的开与应用。可以说,帝国从来没有忽略新技术的理论研究工作,而且当时帝国有很多的实验室,大学,都可以进行实验室研究。只是从研究到大规模制造之间,帝国采取了很务实的政策而已。也就是说,只要这些技术成熟,并且具备了大规模使用的能力,那么帝国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出比对手更好的新式装备来,并且迅投入批量生产,反对手。可以说,战争爆前,帝国对待航母的态度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最重要地绝不是新式技术。而是未来的格局。不管是多先进的技术,都必须要适应政治需要。这就如同核武器出现后,所有人都认为这种武器将彻底的改变战争,可实际上,在大战之后,因为不符合政治上的需要,核武器就从来没有在战争中使用过。因此,搞清楚战后的世界格局肯定要比制造几种新式武器更重要。准确的说,政治需要是根本,而新式武器只是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而已。如果本末倒置。就算有再好的武器,哪有有什么用呢?
战后地世界格局并不难判断,在美国战败后,帝国海军已经没有真正的对手了,至少在二。三十年之内。帝国海军是不会遇到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