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轮齐射的时候,也就是大概两点三十八分,“理塘河”打出的炮弹先命中了一艘英国驱逐舰。这炮弹大概是打在了驱逐舰的中部,引爆了储备在这里地燃料与小口径弹药,驱逐舰上立即燃起了大火,照亮了周围的另外两艘驱逐舰。随即,对面的巡洋舰先集中炮火打击了这三艘暴露在火光下的驱逐舰。到两点四十四分的时候,从舰队后方进入的六艘英国驱逐舰中已经有三艘被打成了残废,最先被炮弹打中的那艘已经从海面上消失了!而此时。英国的驱逐舰距离常荐新的“南宁”号还有大概12海里呢,而英国海军使用的重型鱼雷的射程兴地过5海里,也就是说,对这些冒死突击的英国驱逐舰而言,它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呢!
战斗打得最激烈的还是第2巡洋舰编队那边,六艘“节气”级面对八艘英国地驱逐舰。战斗从16ooo码左右开始,一直打到12ooo码的时候,英国驱逐舰躲过了所有打来的炮弹,其指挥官巧妙的利用了巡洋舰齐射之间的间隙时间转向。让六艘“节气”级上的炮手无法借用上一次炮击的结果进行校准。可运气仍然对英国人很不利,就在12ooo码左右的时候,“秋分”号与“惊蛰”号打出的炮弹几乎同时命中了同一艘驱逐舰。可这也仅仅只是运气,在接下来地几轮炮击中,英国驱逐舰仍然在有惊无险的逼近巡洋舰组成的防线,同时也在逼近巡洋舰后方的那五艘庞大的战列舰。
到1oooo码左右的时候,“节气”级的重炮威力开始挥了出来。在这个距离上,桅杆顶端的了望员已经大概能够看到英国驱逐舰地影子了,虽然仍然无法由了望员来引导炮击。但是了望员可以判断出炮弹的大概落点,从而让炮手借此修正炮击参数。对英国地驱逐舰来说,1oooo码绝对算得上是一条生死线,在这个距离上,2oo毫米重炮的炮击精度是相当高的,而且其一分钟六的炮击度也非常惊人。可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呢。
在1oooo码到8ooo码这短短的2ooo码距离内,又有一艘英国驱逐舰被炮弹集中,被迫撤出了战斗。从8ooo码开始。巡洋舰上的12o毫米副炮就能派上用场了。帝国海军已经全部取消掉了巡洋舰上的155毫米副炮,用的全是12o毫米高平两用炮。相对而言。12o毫米高平两用炮射的穿甲弹比155毫米副炮的炮弹威力小得多,可其炮击度却是155毫米副炮的四倍!本来12o毫米高平两用炮的主要用途就是对空作战,也就非常重视炮击度,其每分钟二十的射度被形象的称为“重型机关炮”。这就足以说明12o毫米高平两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