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一卷 长途奔袭 第八节 北上的通道(2 / 5)

海魂 闪烁 4080 字 2021-06-10

军在南大西洋上作战受到的限制因素太多了。

印度洋沿岸,以及非洲大6一直是世界上最落后,最不达的地区。特别是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商船不再需要绕到好望角,这更加让南印度洋,以及南部非洲成了世界的角落。没有足够多的大型港口。就无法支撑起足够多的运输船队。最麻烦的是几乎所有的作战物资都要从帝国本土运送到南大西洋去。而这条漫长的海上补给线是任何一支军队都会头痛地大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太平洋上几乎都不存在,因此谈仁皓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可姜仲民与翁一鸣却不得不把后勤保障放在要位置上。

第二舰队的第一次北上就这么失败了。根本原因就是后勤保障跟不上。姜仲民与翁一鸣提交的新的作战计划中,重点解决了后勤保障麻烦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得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后勤保障投入,二是尽量缩减战斗中的消耗,减轻后勤保障的压力。

加强后勤保障是海军司令部的事情,这一点是比较容易满足的。从甘永兴附带的一份文件来看,随着澳洲大6那边的战斗进入尾声,帝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投入的运输船队已经有了多余的运送能力,因此可以调遣一批运输船队前往印度洋与南大西洋。加强那边的运送能力。另外,帝国还可以与波斯合作,由波斯帝国为远征军提供燃料,这样就不需要从帝国本土运送燃料到南大西洋去了,船队直接从波斯湾出,这样能够缩短大概4ooo海里地航程,为运送燃料的船只节约至少近一个月的航行时间。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办法可以起到作用,比如在印度次大6。或者是锡兰建立食品加工厂,纺织厂。在沿途的主要港口,比如狮城,科伦坡,开普敦等地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可以供运输船只检修时使用的船坞,这样就不需要让船只返回帝国本土进行维修,这也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船只的在航率,也就提高了运输效率。具体地措施是由海军司令部负责安排的,这些都不属于战区司令部需要负责的事情。

而节约战斗消耗就是翁一鸣与姜仲民的事情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避开敌人的据点网络,减少战斗的次数,以及每一次作战的强度。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达到这一效果,那就是改变北上的线路,放弃沿着非洲海岸线北上的进军计划。

这也正是这份新的作战计划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不管是舰队,还是6战队,都需要基地的支持。按照帝国海军的一般情况,每一次推进的距离都必须控制在2ooo海里范围之内,最好能够控制在15oo海里之内,这是帝国海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