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唐帝国海军飞行员在战场上总结出来的不二经验。不管是俯冲轰炸机,还是鱼雷轰炸机,在单独突防的时候都很容易被敌人的高射炮给击落。相反,只要两种轰炸机协同攻击,就能够让敌人的高射炮手花更多的时间来瞄准目标,来寻找目标,从而减少了开火的时间,更降低了拦截的效率。
9架“射水鸟”中飞在最前面的那架直接朝“汉科克”号扑了过去,这架轰炸机的任务是去吸引美军的炮火。其他8架分成了两个小组,每组4架,分别朝航母的尾方向绕了过去。“海雕”机群在突破了巡洋舰的拦截后也迅分成了两批,朝航母右方向飞去的有6架,朝航母右尾方向飞去的有5架。这18架轰炸机上都带着致命的炸弹与鱼雷,而航母要想同时规避所有的攻击,这是不可能的!
“开始俯冲,为鱼雷机争取时间!”
两组“射水鸟”几乎同时进入了俯冲航道,从此开始,在3o秒内,轰炸机就能投下炸弹,而这也是最关键的3o秒。美军的高射炮手不会不明白这一点,都将炮口对准了那些出了怪叫声,如同流星一般从空中砸下来的俯冲轰炸机,从而忽略掉了海面上空的鱼雷轰炸机,而鱼雷轰炸机群需要的也就是这3o秒的时间来修正航线,进入最后的投雷航道。
围攻“汉科克”号航母的行动是一次典型的战术协同作战,两股轰炸机的进入时间都恰到好处,而且相互配合得非常到位。美军战舰上的大部分高射炮都是在疲于奔命,一时对付头顶上的目标,一时对付低空逼近的目标。而这种配合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让美军的防空指挥出现了混乱,让高射炮手无法集中力量对付任何一个方向上袭来的敌机。而在防空作战中,至少得保证有2到4门高射炮同时对付一架敌机才能够起到拦截效果,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集中战舰一侧的所有高射炮来对付一个目标。而分散使用的高射炮实际上是没有多少威力的!
“炸中了,炸中了,上校,快看,两枚,至少有两枚炸弹命中了航母!”
杨士洪微笑了一下,可他更关注的是鱼雷轰炸机投下的炸弹。鱼雷在海面下航行的时候会留下一条白色的航迹,在远处看去,就如同一条白色的丝带一样,可这却是一条致命的丝带,在丝带的顶端是一枚装着25o公斤高能炸药的航空鱼雷,任何一艘航母上的水下装甲以及防鱼雷隔离带都不可能完全挡住这么猛烈的打击。
当“汉科克”号猛的震动了一下时,杨士洪知道鱼雷攻击成功了,至少有三条“白丝带”撞上了航母。水柱从航母旁边的海面上腾了起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