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张伯伦湖”号,cV-37“普林斯顿”号,cV-4o“塔拉瓦”号,cV-33“奇沙治”号,cV-32“莱特”号,cV-47“菲律宾海”号。因为美国航母的舷号是在开始建造的时候就确定了的,而各船厂所获得的原料,以及效率并不完全一样,就导致了一些后建造的航母先服役,而先开工的航母后服役的情况出现。实际上。这也证明了一点,即美国的工业实力已经挥到了极限,不然就不会资源分配不均匀,导致各船厂建造效率不一的情况生。
另外还有第二批“依阿华”级战列舰服役,按照服役的先后顺序,分别为BB-65“伊利诺伊”号,BB-66“肯塔基”号,BB-67“内布拉斯加”号。BB-68“艾奥瓦”号。其中前两艘是在战争爆前就已经确定了下来要建造的,而后两艘则是在25年的时候追加建造的。当时,美国海军正在决定是继续建造第三批“依阿华”级战列舰,还是改为建造已经基本上完成了设计工作的,更为强大的“蒙大拿”级战列舰。
除了这两种主力战舰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在25底完成初步设计,在26年初完成了设计修改工作,并且同期开工建造地12艘“底特律”级大型防空巡洋舰。而其设计基础实际上就是短命的“阿拉斯加”级。在战争爆之前,美国海军没有认识到大型防空巡洋舰的重要性,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快战列舰会损失得那么快。而防空能力唯一值得称道的“巴尔迪摩”级重巡洋舰在战争中的损失也相当巨大。其防空能力也不足以支撑起舰队的防空网。当时,最优秀防空战舰就是“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可其造价高得根本就无法承受。因此。在25年,美国海军就提出了需要一种防空能力与“阿拉斯加”级相当,对海作战能力只需要达到“巴尔迪摩”级的水准,同时不需要具备其他任何多余功能,价格能够降低到大规模采购水平的专用防空巡洋舰。这就是“底特律”级大型防空巡洋舰的由来。
“底特律”级地设计基础就是“阿拉斯加”级,或者说是缩小简化版地“阿拉斯加”级。其排水量降低到了185oo吨/2245o吨(满载),主炮换为三座三联装2o3毫米炮塔,副炮全部采用127毫米高平两用炮,次采用了12门76毫米高射炮,另外还尽量安排了4o毫米。2o毫米高射炮的炮位。除了减小排水量,减小主炮口径之外,“底特律”级彻底取消了“阿拉斯加”级上面没有挥过任何作用的舰队指挥系统,唯一保留下来地是雷达,这也是防空战舰最重要的装备。另外,“底特律”级还次配备了综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