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的最有效的办法。这也使得帝国有足够的粮食拿来提供给出现粮食危机的盟国。
而从25年开始,随着大量荒地开垦为农田,特别是当时西北地区的一些粮食产区开始生产粮食,帝国的粮食问题几乎是不存在的。从政府26年度的报告中就可以看出,帝国在26年地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2亿吨,而美国同年的粮食产量是8.7亿吨。显然,在农业生产方面,帝国远过了美国。
同一年,帝国地粮食消耗量是7.8亿吨,德国的粮食消耗量是2.4亿吨,波斯的粮食消耗量是1.7亿吨,另外盟国的粮食消耗总量是2.9亿吨。换句话说,帝国生产的粮食几乎可以养活同盟国集团的所有国家,如果算上其他国家的粮食产量的话,26年同盟国集团生产的粮食实际上是有节余的,而且是很大的节余。饥荒问题本不应该出现!
看到这些统计报告,谈仁皓就有点迷糊了,就算当时还要养活几个占领地区的接近3亿人口,可这些占领地区的百姓最多只需要基本食品保证,而这只是帝国的食品配给的四分之一左右,算上同盟国集团节余出来的粮食,根本就不应该出现粮食危机,更不应该出现饥荒的。可问题是,饥荒确实出现了,怎么说,罗云冲不会拿这么大的事情开玩笑吧。那么,导致饥荒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想了很久,谈仁皓只想到了两种可能导致饥荒的原因,一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二是人为导致的问题。
客观存在的问题就是粮食产量的不平衡性,即粮食产区分布不平衡,各个国家的粮食产量不平衡,各个地区的粮食产量不平衡,最终就导致帝国有大量的粮食节余,而波斯帝国仅仅勉强维持自给自足,德国因为还要照顾到众多的占领区,其生产出来的粮食远不够需求。另外,交通环节上的问题也将导致饥荒出现,毕竟运输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而在战争期间,大部分的运力都用来运送武器弹药了,因此很难将粮食大规模的运送,结果造成帝国囤积了大量的战略储备粮,而德国的战略储备粮仓几乎要见底了。
人为因素就是有政治家将粮食当作了战略牌来打,通过粮食来获取利益。准确地说,就是帝国希望在粮食问题上让之前一直不太顺服的德国软下来!也许德**人都不怕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至少就谈仁皓所知,德**人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勇气,素质都不在帝**人之下。可问题是,就算德**人再不怕死,他们也不能饿着肚子打仗,他们更不能让自己的亲人在后方被活活饿死,而德国政府也不能看着国家陷入饥荒之中,最后因为饥荒而导致国内暴乱,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