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九卷 蓄势待发 第四十一节 饥荒(2 / 5)

海魂 闪烁 4044 字 2021-06-10

食生产一直是帝国的基本国策,从去年。不,应该是从前年开始,我们还在西北地区开辟了几块新地粮食产区,从今年开始,这些粮食产区都将开始为帝国提供粮食了。具体的情况,你可以到资料室找相关的资料看一下,反正我认为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应该是我们的敌人为粮食问题担心。”

谈仁皓也不再多打扰甘永兴了,毕竟甘永兴是海军总参谋长,而不是帝国农牧部部长。他对帝国的粮食生产情况知道得也不多,可谈仁皓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至少帝国海军地资料库里不会收集太多的与粮食生产有关系的资料吧。

事实确实如此,谈仁皓在资料室里找了一个多小时,也就只找到了几份附带在帝国政府年度总结报告中的粮食生产报告,以及一些情报部门提供的敌对国。以及同盟国在这几年里粮食产量地情报。谈仁皓也只能带着这些资料回了办公室,因为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他也可以花点时间在这些与海军没有多少直接关系的事情上了。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一直是国家的基础性生产活动,不管是在平时,还是战时,粮食生产肯定是放在位的。也许对某些国家来讲,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可是对帝国这类土地广袤。人口负担不重,而且自然条件优良的国家来说。粮食肯定得保证自给自足,甚至得考虑在战争时期为同盟国提供充足的粮食。

在第一次全球战争之前,随着汽车的出现,各种各样的农用机械也出现在了田间,从第一次全球战争爆前地二十年,到第一次全球战争结束,帝国国内的粮食生产方式生了巨大的转变,催化剂就是战争。因为战争的需要,大量农民加入军队,或者是进入工厂,转变为工人,而为了保证粮食生产能够满足国内需要,帝国在第一次全球战争期间就尝试性的建立了第一批国有农场,通过机械化大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农业人口的比例。这确实起到了相当显著的效果,可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国有化与帝国的自由市场经济相抵触,大量的国有资产被变卖出售,一方面可以减少政府的负担,缩小政府的规模,另外一方面还可以用变卖国有资产的所得来抵偿战争期间所欠下的国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帝国的农民开始接受机械化农业生产的方式,大型农场出现在了帝国地各个角落里。

经济危机期间,很多农场主因为生产出来的粮食作物卖不出去,最终破产,这又引了新一轮地兼并风潮。虽然在薛希岳相上台之后,出台了几部保护农业的法律,但这却无法阻止农场之间的兼并活动。到战争爆之前,大型农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