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作战的帝国海军军人不会过2oo万,这也确实是事实。实际上,帝国海军的兵力仍然不足。因为相对于6军而言,海军对后勤保障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多的后勤保障部队。可问题是,帝国海军一直没有降低招收兵员的要求,同时也没有降低训练标准,只是提高了训练强度,以缩短训练时间。因此,海军就很难迅扩充。早在几个月前,谈仁皓就看到了帝国海军26年的募兵计划,虽然将计划征召75万新兵,可真正能够最后加入海军地不会过5o万。这就是海军的问题,同时也是海军的特点。只要海军一直保持着高要求,那就难以迅扩充实力。这同样也窒碍着海军的展,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海军就难以承担起更重的作战任务,也难以在战争中挥出更大的作用来。
当时,海军内部各兵种司令部都提出了扩充的要求,而且统一要求按照不同兵种,采用不同的募兵标准。比如,对6战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身体素质,强壮的体格是6战队官兵的最低要求。对航空兵来说,最重要的出了身体素质之外,还有视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毕竟不会有任何一名飞行员是近视眼。对舰队官兵来说,身高问题一直是募兵的基本标准,同时还得在性格方面能够忍受长期的海上生活。对潜艇兵来讲,身材,以及适应能力是最重要的。因此,不同的兵种显然有不同的募兵要求,而要想扩大征兵的数量,那就得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募兵标准,以此让更多的青年能够加入帝国海军。甚至有人提出,直接征召那些帝国的海外移民来扩充海军。
人手问题也确实是帝国海军的一大难题,当时聂人凤与甘永兴都在设法解决这个问题。可两人的观点都一样,绝不能因为要迅扩军而降低募兵标准,特别是那些直接关系到海军总体素质的标准。至于聂人凤最后会怎么修改募兵标准,谈仁皓心里并不清楚,他只知道一点,如果帝国海军要想最后打到美洲大6去,那就得继续扩军,特别是运输保障部队的规模,必须要迅扩大,必须要征召更多的水手,不然的话,帝国海军的海运能力是无法满足战争要求的。
6军扩充兵力就要简单得多了。除了由军校培训出的军官之外,6军的普通士兵是直接从民间征召,然后在新兵训练营进行2个月到3个月的强化训练,在此期间让新兵掌握最基本的战斗技能,比如如何使用步枪,提高体能,以及一些基本的作战战术。随后,这些新兵将被分配到更高一级的兵种训练营,比如被分配去当步兵的新兵就得接受使用机关枪,喷火器,火箭筒,爆破筒,轻型迫击炮等武器的训练,同时还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