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节 外刚内勇 第三节 困兽犹斗(2 / 5)

海魂 闪烁 4027 字 2021-06-10

北面,以应付德国6军的强大威胁,当时部署在意大利西北部地地面部队就达到了8o个师的兵力。而意大利在北非战场上投入的兵力还不到3o个师!英国也暴露在了德国空军的轰炸机面前,另外,德国海军的潜艇获得了更好的出海港口。在大西洋上地活动也更为活跃了。随着德国空军军以及唐帝国的远程航空兵逐步控制了英国的天空,英国就必须得更多的考虑本土防御,而不能将更多地兵力部署到国外,甚至还不得不借助美国6军以及6军航空兵来完成国土防空以及防御作战。

可以说,法国战败,是继日本战败之后,大战中另外一个重大转折点。日本战败。迫使美国提前参战,不得不在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与唐帝国正面对抗,争夺太平洋的控制权。而法国战败,就迫使美国不得不向英国。以及北非战场上出动地面兵力,在英国部署更多的航空兵,还得向俄罗斯提供更多的战争援助,希望俄罗斯能够坚持下去,至少能够在大6战场上牵制住德国与唐帝国的6军主力,让德国无法立即攻打英国,也让唐帝国6军无法将精锐兵团投入到北非以及太平洋战场上去。而这一系列调动的直接影响就是,美国不得不加强6军的投入,从而削减了海军的投入。这使美国更难以在太平洋上挡住唐帝国海军地进攻了。

美国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战斗,在当时。到底谁胜谁败,还没有一个定数,如果美国海军能在太平洋上取得两三次重大胜利的话,也许太平洋战局就能彻底扭转。而美国海军要想在太平洋上获得胜利,那就得具备一个先决条件,即唐帝国海军得分兵他处,这样美国海军才不至于以少打多,至少得保证双方地兵力平衡。唯一的办法就是威胁印度洋,让唐帝国海军不得不出兵印度洋。

这就是美国一直要求英国与法国派遣远征舰队南下的原因。在无法迅攻占苏伊士运河的情况下,进入印度洋的唯一通道就是好望角。美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最终以提供大批的战略援助,并且派遣大批航空兵,以及地面部队协助英国进行本土防御,以及参加西欧战争(当时法国还没有战败)为代价,最终让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出了。当时,美国确实看到了希望,只要坎宁安能够击败唐帝国的南大西洋舰队,一路杀进印度洋,威胁到北印度洋航线的话,那么唐帝国海军就没有任何选择,至少得派遣一支,甚至是两支特混舰队进入印度洋,守住北印度洋的生命航线!

希望曾经距离美国那么近,特别是在坎宁安一举击溃了唐帝国的南大西洋舰队,以及驰援南大西洋的第五特混舰队的时候,美国举国上下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