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舰队与其他部队的行动,负责安排特混舰队的补给工作等等。也就是说,在很大的程度上,雷少卿实际上只是各特混舰队的后勤保障司令官,对特混舰队的行动没有直接指挥权。
在当时,这个安排也是比较合理的,特混舰队仍然是帝国海军的主力作战部队,在指挥体系没有调整过来之前,战区舰队司令官的权力如果太大的话,反而会影响到特混舰队的作战行动,另外,雷少卿在后方也无法指挥特混舰队,这个事实必须得承认,而由他来调配各特混舰队的作战行动,实际上就已经给了他足够巨大的权力了。从指挥体系上看。雷少卿地地位已经得到了承认,在整个作战行动中,是由他来指挥特混舰队的司令官,并且负责协助特混舰队的作战行动,而不是由特混舰队的司令官向他号施令。仅此一点,就让雷少卿有了足够巨大的权力。
舰队的编制也做了一定的调整。第一特混舰队,第二特混舰队与第五特混舰队都被增强为三航母特混舰队,这是当时的指挥系统下最强大地编制了。而且三支特混舰队的护航战舰都是按照最大程度编制地,除了第二特混舰队暂时无单独的炮击编队之外。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五特混舰队都有单独的炮击编队。
第三特混舰队的变化是最大的,原先计划在第三特混舰队返回后被派往南大西洋战区的四艘战列舰以及配套的巡洋舰,驱逐舰都被留了下来。这些战舰除了部分巡洋舰被编入了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五特混舰队的炮击编队之外,其他的全都临时编入了第三特混舰队,由常荐新负责指挥。而第三特混舰队是当时最强大的炮击编队,而其主要任务就是在近距离上为6战队提供炮火支援。
战区舰队的编制也生了变化,原本隶属于太平洋战区的战区舰队被派到了西南太平洋战场上来,与西南太平洋战区舰队合编为一支舰队,该舰队里的六艘小型航母被分成了两个独立的航母战斗群,在作战中,该舰队的任务仍然是为6战队提供支援,而两个小型航母战斗群将轮番上阵,以保证能够持续不断的为6战队提供支持。
6战队的登6舰队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最大的变化是,刚刚服役的那批新建造的护航航母将全部编入6战队登6舰队的火力支援舰群里面,而且配属了直接隶属于6战队指挥的航空兵(之前,6战队并无单独的航空兵)。而该舰群除了为6战队提供支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在必要的时候,承担起为特混舰队以及战区舰队运送作战飞机的任务。
地面作战部队方面,6战队与6军作战部队都做了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