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炸弹之后,立即就出了警报,航母立即开始左转向。在炸弹的呼啸声中。航母险险的避开了前五枚炸弹,而第六枚炸弹正好落在了航母飞行甲板地前端,几乎将战舰部2o多的这一段给直接炸断!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在那2架被击落地sBd中,有一架直接朝着航母撞了过来。而当时航母上的高射炮手都没有能够立即反应过来(就算是反应过来了,也根本来不及将其击碎)。这架sBd直接撞在了航母舰岛地左侧,当时在舰岛里的1oo多名官兵伤亡大半,包括舰长在内的十多人都阵亡了。
这架sBd里还有一半多的汽油没有用完,随即就生了猛烈的爆炸。并且引了打火,这才是最为致命地!
小型航母的缺点在唐帝国改造的这批“山”级航母上也体现得非常的清楚,这些小型航母是没有装甲飞行甲板的,甚至连主甲板的装甲也就二十多毫米厚而已。另外,航母上的很多关键部位都没有装甲保护,连弹药库也不例外。航母采用的是大分舱结构,全舰只有六道横向水密挡板,一道纵向水密挡板,也就是说,航母水线下实际上只有14个水密舱。任何一侧的4个水密舱,或者是总共7个水密舱进水的话,那么航母就完蛋了!
那枚16o磅地航空穿甲弹先穿透了木制飞行甲板。然后由穿透了下方主甲板的薄弱装甲,接着在第三层甲板,也就是水线部位爆炸,而航母上的航空弹药库就在爆炸点地挡板后面。薄弱的挡板根本就挡不住巨大的冲击波,而且爆炸还引燃了航母上所有的引燃物品。接着,那架sBd上泄露出来地航空汽油引起了更猛烈的大火。
“泰山”号的致命缺点暴露了出来。如果遭到轰炸的是一艘“湖”
级舰队航母的话,那么这枚炸弹绝不足以致命,甚至不会损害航母接收返航战机的能力,可这只是一艘排水量13ooo吨左右的小型航母而已。为了尽可能多的携带战机,为了尽可能多的携带航空燃料与航空弹药,在有限的排水量中,用来加强航母生存能力的部分是少之又少。
大火在航母上燃烧了十多分钟,先被引燃的就是机库输油管道里的那些航空汽油,接着木制飞行甲板也燃烧了起来,火势迅蔓延,很快机库也被大火吞没了。到九点五十分的时候,代理舰长的轮机长不得不下令弃舰,放弃了对航母的拯救工作。十点十五分,在最后一批官兵还没有撤出来之前,航母弹药库爆炸,连同轮机长在内的2oo多名官兵随同航母一起牺牲了。
“泰山”号中弹,战斗机上的飞行员,还有战舰上的高射炮手仿佛被打了一支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