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的消息也送到了第三特混舰队的旗舰“南宁”号战列舰上。跟着谈仁皓所罗门海南部海域转了十几天,常荐一直让舰队官兵抓紧时间训练,而当时,第三特混舰队的兵比例是四支主力舰队中大的。
四艘服役的战列舰上几乎全是兵!
随着战争中牺牲与伤残的海军官兵越来越多,帝国海军加快了培训兵的速度,扩大了兵的训练规模,甚至还建了好几个训练中心,调集了一批老式战舰来训练兵。可问题是,当时海军中损失得多的是航母与巡洋舰上的官兵,相对而言,战列舰上损失的官兵并不是很多,因此训练的重点就放了航母官兵,以及飞行员上。
第二批“省会”级战列舰开始建造之后四个月,其配套的官兵队伍才组建了起来,然后几艘训练舰上进行训练。初期训练工作进行了一年多,可问题是,当时帝国海军没有完全匹配的训练舰,而且建造的这四艘战列舰与第一批的有很大的差别,训练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这带来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
第二批四艘“省会”级战列舰与第一批的有很大的差别,其标准排水量增加到了41600吨,满载排水量是达到了48500吨,为了让战舰能够继续保持31节的速度,战列舰采用了八台功率大的高温高压锅炉,配套的蒸汽轮机的输出功率也提高了不少。另外,这四艘战列舰还有不少地改进之处。甚至连另外两艘第一批建造的“省会”级战列舰大修期间也做了部分改进,这些改进的所有目的都是为了对付美国海军服役的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
“省会”级战列舰设计之初地针对对象是日本的“大和”级,以及美国的“依阿华”级战列舰。可问题是,当时唐帝国海军获得的情报是不正确的。其中对“大和”级地排水量估计过低,万幸的是,“大和”号被炸沉了,而“武藏”号,以及“信浓”号还没有建成。日本就完蛋了,所以“省会”级战列舰并没有战场上遭遇强大的“大和”
级战列舰。而美国这边,当时唐帝国情报部门获得的关于“依阿华”
级战列舰的数据竟然是“南达科他”级的。这导致的结果就是,“省会”级“南达科他”级战列舰面前有着微弱的性能优势,可比起“依阿华”级来说,却差了很大一截。
直到美国参战的时候,唐帝国海军才搞清楚了“南达科他”级与“依阿华”级这两种同为“北卡罗莱纳”级发展而来的战列舰地区别,可以说,唐帝国的情报部门战前的疏忽带来地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依阿华”级战列舰初设计的标准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