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有着自己的关系。在当时的情况下。坎宁安实际上并无多少获胜的可能,而换了别的人,就算是斯普鲁恩斯的话,也会选择先撤到拉各斯,整顿好舰队之后再与敌人决战,而不是在一个又对手挑选的时间与地点作战。可是,坎宁安却没有撤退,他下达了一条与撤退完全相反的命令:
舰队离开圣赫勒拿湾,准备与唐帝国舰队决战!而此时是四月二十一日清晨,也就是在谈仁皓意识到了英法联合远征舰队也许躲在圣赫勒拿湾里,并且派出了四架执行侦察任务的战斗机前后,坎宁安也做出了决定。
后世在分析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作战行动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唐帝国的主力舰队到达之前,英法联合远征舰队为何不直接杀入红海,协助地中海那边的盟国舰队打下苏伊士运河。为什么不奔袭科伦坡拦截即将到达的唐帝国舰队,而在受挫之后,英法联合远征舰队还可以前往澳洲,从澳洲南面进入太平洋。
当然,这些问题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当时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补给情况,战舰在没有足够的燃料时,肯定无法执行任何长距离奔袭行动,而这也是限制舰队活动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可问题是,坎宁安在当时的指挥中确实犯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在第一次与第三特混舰队遭遇的时候,他有足够的实力优势,当时他手里有十一艘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而第三特混舰队里只有五艘战列舰而已。
虽然实战证明,唐帝国的“新省会”级战列舰的性能比当时任何一艘英法主力舰都要强大得多,火力,装甲,速度,乃至雷达等等方面都要好出不少。可十一艘主力舰打五艘,就算是性能上有所差距,坎宁安仍然有着巨大的优势,如果这次战斗爆发了的话,恐怕第三特混舰队就彻底完蛋了。
接着,在第二次遭遇的时候,坎宁安仍然有本钱把第三特混舰队拖下水。不过事实也证明,他选择逃跑是正确的,如果他当时不逃的话,在天亮后,第一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就将把英国远征舰队给彻底葬送掉,他连回到开普敦的机会都没有呢。
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唐帝国舰队南下后,坎宁安为什么要在圣赫勒拿湾里躲了三天,在这三天中,他不但没有主动出击,寻找决战机会,也没有主动撤退,返回拉各斯。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他选择主动出击的话,也许还能有所收获,就算最后的结果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可他也至少能够干掉唐帝国的一些战舰吧。相反,如果他主动撤退的话,三天的时间,足够舰队到达黄金海岸附近了,就算以巡航速度前进,也早就逃出了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