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鱼雷,还要躲避炸弹,没有任何一名舰长能够在此时同时照顾到这两个方面。
下滑投弹与俯冲投弹的最大分别就是,下滑投弹不会在最后阶段进入俯冲阶段,其下滑角度在65度到45度之间,而在此之前还将缓慢降低高度。而俯冲投弹的最后俯冲角度在75度之上。投下的炸弹不是近直线的砸向目标,而是以更接近抛物线的弹道砸向目标的。因此,下滑投弹时,炸弹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更长一些,移动目标的规避时间也就更多一些,所以在对付移动目标时。俯冲轰炸机很少采用下滑投弹地方式。
在6的战场上,下滑投弹主要用于对付集群类目标,或者是如同铁轨,公路等直线类目标,而且是由数架轰炸机同时进入,然后同时投弹。按照理想情况,采用与目标长度平行的方式进入,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让所有炸弹都落在目标上。可实际上。因为受到风力等影响,实际上很有可能所有炸弹都偏离目标。因此,下滑投弹最好的进入角度是与目标呈1o度到2o度的夹角,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投下的一批炸弹中,至少有那么几枚命中目标。
也正因为如此,在对付航母这种长度接近3oo米的“线”状目标的时候,一次进入地是八架轰炸机,而是四架。八架轰炸机的间隔大概是5o米,如果与航母纵向的夹角是2o度的话。那么八枚炸弹中有可能会有3枚命中航母。这个命中率已经相当的高了。当然。前提条件是,这八架轰炸机都能够顺利的投下炸弹,而且轰炸机之间的间隔不能有过大的变化。
在对付这种以纵队方式进入的轰炸机群的时候。最好地办法就是攻击其中间地那几架,这样航母最有可能避开轰炸。可实际上,美军战舰上的防空炮手并不知道这一战术,仍然如同以往,将炮火集中对付前面的那几架轰炸机。结果,在这八架“射水鸟”靠近的时候,虽然“勇猛”号上的防空火炮将最前面的两架击落了,但是后面六架全部投下了炸弹。如果这六枚炸弹的中心落点都是“勇猛”号的话,仍然很有可能将有三枚炸弹命中航母!
六架轰炸机都是在25o米左右的高度投下炸弹的,接着这批轰炸机就迅的拉了起来。朝上方的云层冲去,除了最后面那架被追上来的炮弹击落之外,另外五架轰炸机都迅地钻进了云层,脱离了美军战舰防空炮火的打击。
六枚炸弹砸向了“勇猛”号,炸弹只需要大概1渺钟就能落下。而在这1渺钟之内,“勇猛”号仍然在全右转,准备将舰艏对准鱼雷来袭的方向,这实际上就导致航母与炸弹落下的轨迹有了一个大概2o度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