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那些飞行员应该知道,他们必须要在电报中详细说明这一点。
才能够让指挥官做出正确的决定吧。实际上,后来那些飞行员也正式,他们在轰炸的时候,那艘航母没有遭到重创的迹象。
这不能怪美军飞行员,实际上,在第52特混舰队派出的轰炸机到达地时候,“呼伦湖”号航母上的大火已经被扑灭了,而且当时航母还准备用回收网回收战斗机,将飞行甲板后端的那几块受到了破坏的甲板给拆除掉,丢进了大海里(突出的飞行甲板会让战机无法降落)。另外,还用帆布蒙在了飞行甲板上。这样一来,当美军的轰炸机俯冲投弹的时候,根本就无法仔细分辨出帆布与飞行甲板的差别,也就没有现这艘航母实际上就是之前遭到轰炸的那一艘。
“湖”级航母在设计与建造的时候,唐帝国海军就总结了之前海战中航母受创后失去战斗力地地原因,而这其中,飞行甲板遭到破坏,导致航母无法让战机起飞与降落。从而导致航母失去战斗力,这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因此,后来唐帝国海军在“湖”级航母的性能要求中增加了一点,那就是必须使用易拆解地飞行甲板,这样,可以迅的换掉受损的甲板,让航母至少保持部分能力。为此“湖”级航母在建造设计的时候就做了修改,将2oo多米长的飞行甲板分成了5o多段,每一段长2米到8米。而且采用了铆接到航母主体成立结构上的方法。这样,任何一段飞行甲板遭到破坏之后都能够迅的拆下来更换掉,让航母在返回大修之前至少能够接收返航的战机。而要拆掉几块飞行甲板最多只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而已,然后利用航母上的吊车就能把飞行受到破坏地甲板吊走。
在第52特混舰队轰炸机的打击下,“呼伦湖”号航母又挨了3枚炸弹与2条鱼雷,在美军轰炸机撤退的时候,航母已经失去了动力(一枚炸弹就是上一次的中弹位置上钻进去的,在穿透了机库的主甲板之后在下方的轮机舱里爆炸,炸毁了两座蒸汽轮机,使航母失去了一半的动力,而另外两座蒸汽轮机也受到了影响,花了几个小时才修好),另外航母已经开始左倾(两条鱼雷都击中了航母的左舷处)。美军飞行员按照之前地经验判断这艘航母完蛋了,可实际上,“呼伦湖”号并没有完蛋,而是坚持了下来。
美军飞行员的报告让斯普鲁恩斯做出了一个最简单直接的判断,第二特混舰队两艘航母都遭到了重创,而其中一艘就要完蛋了,也就是说,第二特混舰队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可斯普鲁恩斯并没有完全相信这个判断,他没有多少把握。
也就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