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少卿笑着点了点头看样子谈仁皓也在急着想出海。谈仁皓长出了口气朝着那美丽的夜空看去他不知道东方的海洋里有什么在等待着他。
聂人凤批准了谈仁皓的计划但是只让谈仁皓暂时增设一级中间指挥机构。而正式成立航母编队的事情则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确定。也就是说聂人凤默认了谈仁皓的做法也要通过第一特混舰队在实战中的表现来确定增设这一级指挥机构是不是真的能够增强舰队地作战能力还是会妨碍舰队的挥。
谈仁皓立即就对舰队进行了改编他将四艘航母编成了两个航母打击群。其中“太祖”号与“玄宗”号编为第一航母打击群并且给了一个代号:1.1.1编队。其中第一个“1”表示第一特混舰队第二个“1”表示航母打击编队而第三个“1”这表示第一航母打击编队。因此“长江”号与“黄河”号就组成了1.1.2编队。其中的“2”就表示第二航母打击编队。
这套办法后来被帝国海军在战时采用并且其含义还得到了拓展。比如第一航母打击编队隶属于第一特混舰队时其编号就为1.1.1.而在其转属于第二特混编队时就为2.1.1.而战列舰编队的代号则为“2”巡洋舰编队则为“3”驱逐舰编队则为“4”补给运输船编队为“5”登6舰队为“6”。这样一支舰队里就有了各种战舰的单独编队。细化了行政方面的管理。在作战时也可以方便的调遣各编队配属在同一舰队里以加强舰队的战斗力。而且随着各编队地隶属不同。还可以转战各个战场以增强舰队的使用率也就增大了帝国海军舰队的灵活性可以在局部战场集中优势兵力取得战役的胜利。
谈仁皓并没有想到他当时采用的这一套编制体系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他所想到的只是让第一特混舰队更灵活更能够挥出航母编队的战斗力来。当然他的目的也达到了而且正是第一特混舰队地成功。所以帝国海军后来才在其他各舰队推广了这一办法。
“玄宗”号也顺利地完成了大修并且还在大修期间内针对战舰内的各种弊病再次做了改进。只是这艘航母在设计上的缺陷特别是较小地排水量限制了其改进的余地。比如当时“皇帝”级航母最大的缺陷就是水平防护能力太差普通的炸弹都能够很轻易的穿透飞行甲板进入舰体爆炸。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强飞行甲板的装甲直接将飞行甲板设置为装甲甲板。可航母的排水量太小。如果将飞行甲板改为装甲甲板就将提高航母的中心降低航母的适航能力而这种改进是得不偿失地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
新编入舰队的